隋末我为王

吴老狼

> 隋末我为王 > 隋末我为王目录

第三十三章 各逞其能(1 / 7)

上一章目 录

敲定了切断叛军主力粮道的决议,对隋炀帝忠心耿耿的樊子盖和皇甫无逸不顾夜色已深,连夜就安排起了战术计划,指定了专人负责斥候事务,安排了大批斥候化装成普通百姓连夜出城,到城外去盯防监视金墉城与邙山战场交通的必经道路,不给叛军队伍半点暗中偷运粮草的机会。

因为剖析敌人运粮情况有功,已经出过两次风头的刘长恭再一次捞到了配合报国军袭击叛军运粮队伍的美差,破坏道路桥梁的任务则被樊子盖安排给了另一名右武卫的虎贲郎将贺兰宜,同时建立烽火台的任务也被交给了贺兰宜,樊子盖只给了贺兰宜一天时间布置烽火台,以便迅速传递敌情,为洛阳军队出兵劫粮争取准备时间。

最艰巨的劫粮任务当然是交给陈应良和报国军,为了节约时间方便出战,视权如命的樊子盖还破天荒的给了刘长恭和陈应良自主出战权,让刘长恭和陈应良可以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率领麾下军队从任意一座洛阳城门出城,赶赴战场袭击叛军运粮队伍,不必再象之前那样必须征得樊子盖同意,对刘长恭和陈应良托付了足够的信任。

第二天上午,在洛阳城里休息了一夜后,卫玄派来的庞玉带着樊子盖回信恨恨的走了,根本就不听皇甫无逸和卢楚等人的解释,也压根不肯相信陈应良提出的断敌粮道策略真的能够奏效,武断认定洛阳军队是在畏战惧敌,忘恩负义不敢去支援不慎落败的大兴援军,恨屋及乌把陈应良也恨了一个半死。

如果庞玉晚走一个时辰,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事了,因为就在庞玉走后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当陈应良还在亲手将赏赐分文不少的发放到报国军将士手中的时候,洛阳的安喜门和上春门就同时派人飞报陈应良,说是看到城外升起狼烟,很可能是隋军斥候已经发现了叛军粮队,陈应良也不含糊,马上就暂时停止了颁发赏赐,命令士兵立即披挂准备。

报国军做好了出战准备后,又一匹快马直接冲进了报国军营地,给陈应良带来了确实发现叛军运粮队从金墉城出发的消息,陈应良也不含糊,一边派人飞报刘长恭,让他率领后军尽快赶赴战场增援,一边毫不犹豫率领八百报国军从安喜门出营,小跑着赶往正北面当道拦截。

也是上天注定要让陈应良再出一次风头,当陈应良领着报国军首先赶到洛阳正北的官道上时,大约三千左右的叛军队伍与大批的百姓民夫,携带着数以千计的大小粮车,正好从金墉城的方向往西走来,陈应良更不犹豫,立即横刀一指,八百报国军马上象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嚎叫着笔直冲了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