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战役

核动力战列舰

> 井口战役 > 井口战役目录

第一百章 倒戈(1 / 4)

上一章目 录

1704年十月,这场爆发在大明国土上的大革命战争,胜负局面已经非常明显了,共和军方面自华东战役之后,第二场决定性的战役在九江爆发。由地方议会从各地拉过来的团练以及壮丁组织的明军,在海宋的支持开始训练,装备上从海宋购买的大量兵器火炮拉到战场。在江西九江附近,这新组建的六个帝国集团军20万人,在海宋上将北成行的指挥下。以七艘三千吨至四千吨的铁甲舰为江面火力支援,135架战机在天空作战。

而共和军这边在东南军区和华东军区两个军区共计二十五万共和军。此次作战,共和军共计动用飞机874架,飞机发动机平均寿命不过一百二十个小时。但是在这次空战中却看不出来共和军的飞机劣势,李子明为这支空军部队准备的大量的地勤人员,精确计算飞机飞行时间,然后更换零件。发动机气缸变形了,没问题任迪那里可以直接用变形力场重新铸造锻压加工,消除金属疲劳,然后再次使用。相反明帝国的飞机地勤保障很明显没有一套严禁的制度,在这种激烈的空战中,共和军的飞机性能虽然有所不如,但是飞行员的出勤率远比帝国这边要高。这场空战第一次拉响了长空博刺刀的号角,海宋的战机普遍装上了机枪协调器,而共和军这里也丝毫不示弱,同样用机枪还击。战场上时不时看双方的飞机相互拉伸盘旋侧滚,相互纠缠。

帝国军这里胜在经验充沛,共和军这里的飞行员胜在数量多,飞行员有牺牲精神,为了配合战术主动冲击。空战的结果是共和军取胜了,原因是海宋压根没有没把共和军当成一个工业国看待。共和军是有生产飞机的能力的。

有生产飞机的能力和没生产飞机能力的国家空军是两种概念,空军不是那一架飞机以及飞行员就没了,连带着地面的维修人员,和后备生产零件系统,单靠购买飞机变成所谓的空军大国,任迪位面那个买飞机摔飞机都很有名的国家就是例子。这个黑锅也不能专门赖到三锅家的地勤人员身上,因为外国飞机出的问题,就是地勤人员也解决不了,因为太多太多的零件是不能国产的。即使地勤人员知道飞机上的零件问题,他所能做的就是从报废飞机仓库中看看能不能找到备用零件将就一下。至于等国产的外国零件?呵呵,毛子信誉!

三哥常说大国空军是摔出来的,摔的多代表着飞行次数多。没错在太行没有服役前中国也摔那么几架三代机,但是问题的症结,发动机是毛子的。原因是毛子的涡扇发动机也不是咱们研制的,也会老化,也会坏,至于老化到什么程度什么标准不能用?这都是需要一次次摔的教训才能知道他们的产品质量。只有咱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才可以不摔就明白维护标准。所以不是买来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买来的终究是外人的,不如自己用的熟悉。

歼八歼七战斗机撑了多少年的架子,就是因为发动机的缘故,只要发动机合格,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开始大规模换三代机了。那些用摔出来总结外国飞机性能经验的空军大国绝对是望尘莫及的。工业国战争机器的生产,绝对没有一步登天的道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