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之上

莲花郎面

> 青云之上 > 青云之上目录

第四十三回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1 / 5)

上一章目 录

佛道与上古时的修者颇为接近,都讲究“苦修”二字。

也有凡人觉得寺中生活多与青灯古佛相伴,每日诵经听钟,没有世事纷繁,想来颇为清闲。清闲不一定,但清苦那是肯定的。

归灵寺的皈依仪式中就已提到,所有弟子,不管外门,内门,抑或嫡传,都是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寺中生活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能坚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

云青一到寺中便立刻被那接引弟子带去了皈依仪式。

参与皈依仪式的人数居然达到上千,这在人口稀少的西北还是很难得的。这些大多是从草原上渡化的普通人,不一定要入归灵寺一门,但也愿参加皈依仪式从而坚定信仰,洗礼精神。其中也有一部分和云青一样的散修,但他们不是通过雪山法会而来,也没有经历太过艰险的考验,想来是先入外门作为考察罢。

云青稍加观察便发现,这次雪山法会这么多散修居然只有她一个人进了归灵寺,甚至连她也不是来当和尚的。

皈依仪式颇为正式,但内容却是简单,只有忏悔和发愿两部分。云青到场的时候第一部分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跪在归灵寺正殿的人各种各样,有凶悍的猎人,美丽的牧羊女,衣着破烂的流浪者,还有风尘仆仆的朝圣者。有看上去一眼就淹没在人海的普通人,也有器宇不凡的修道者。他们有的已经满头白发,有的刚刚牙牙学语。

唯一的相同之处便是他们的神情都平和安定,气息中有种莫名地纯粹之感。这种宗教氛围与履天坛百花祭上有些相似,但比履天坛的信仰来得更为强烈。

这原本也就是用来坚定信仰的仪式。

大殿正座位置有一名干瘦僧人盘膝而坐,云青看不出那人修为。他身着大红色袈裟,袈裟边角由金丝织成,细密的针脚显得十分牢靠。他瘦得甚至撑不起这件宽大的袈裟,整个人只有一层皮包着骨头,脸上颧骨突出得厉害,但这种相貌却一点也不吓人,反而给人慈和安详之感。他额头处有因常年叩拜而形成的突起,红彤彤的,圆润可亲。

待到忏悔得差不多了,这名干瘦僧人便开口念道:“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这声音传遍整个寺庙,直摄灵台之上,一点也不见衰竭。云青觉得他手法与那大镜国师颇像,但似乎还是差了不止一点,毕竟国师连口都没开就将声音直接灌注到十几座城池的百姓脑海中,使人直接产生了对履天坛的信仰。

这时底下参与皈依仪式的千人也齐齐开口道:“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