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晨辉

硕鼠

> 帝国的晨辉 > 帝国的晨辉目录

第六百零九章 下西洋”(1 / 3)

上一章目 录

很久以前,华夏帝国拥有一支大概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船队。

然而,那个时候,所谓的船队也真的只是个船队而已。

据说,那个时候跑南洋的华夏海商,很喜欢使用刚刚砍伐的湿木头造船,因为那样可以节省成本——虽然跑一趟南洋,船就要报废,但能从南洋运回一船香料,扔掉一艘破船也不算什么大事。

太上皇崭露头角以后,这个情况才开始得到改观。

因为太上皇(当时还是太子)需要的是能决胜于海上的战舰,必须高大且坚固,而且必须能一趟一趟,人歇船不歇轮番把补给运到孤悬海外的坚固据点去。

因此,华夏的战舰开始越造越大,越来越坚固,也越来越耐久——现如今,海军预备役封存舰队里还有共和1882年(前共和元年)建造的风帆炮舰,到现在,那已经是舰龄33年的老家伙了……。

耀州战役之后,海军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与陆军并列的独立军种。

年轻的军种,专业化的海军官兵结合越来越强大的战舰,形成了海军独有的特殊文化。

比较典型的,就是新型战舰的下水仪式。

欧扬高度怀疑,这种仪式根本就是陈鑫剽窃前世地球上战舰的下水仪式搞出来的玩意。

而且,说好听一点是东西合璧,实际就是不土不洋的大杂烩。

共和1915年3月初1

厂区仍然显得非常简陋的华夏帝国远西黑海造船厂。

欧扬、左水晶夫妇订购的“下西洋”号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探险舰正式下水仪式。

欧扬的妾室芙萝拉和塔娜分别燃放了一挂1310响鞭炮(新船的标准排水量)。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连左水晶在内,几个已为人妇,年龄实际上仍然只能算小丫头的女人捂着耳朵大呼小叫,跟小孩子过年燃放烟花爆竹一样兴奋过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