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陌上花

孤钵

> 恨不相逢陌上花 > 恨不相逢陌上花目录

第五十三章 玉玦(1 / 4)

上一章目 录

银月玦和金日玦若是追溯起来,要说到武则天。武则天女主天下,本就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为了让百姓拥戴,于是便杜攥出弥勒佛转世这样的幌子。大唐境内大兴佛寺,几乎每家佛寺都有弥勒佛的金像,而所有弥勒佛的面相按照武则天的相貌来铸造……

人们渐渐习惯了素有“佛缘”的武则天被冠以了弥勒佛祖这样的头衔。愚昧的百姓去寺内拜佛,便也是拜她。以至于武则天以周代唐,在大唐内并没有兴起太大的波浪。

而这两块玉玦倒也立功不小。据说在武则天登基那日,两块玉玦从天而降,落在武则天的面前,大放异彩。这两块玉玦一个代表太阳,一个代表月亮,放出各自的光芒,就如同日月同辉一般。

于是,渐渐有了一种传言,这两块玉玦若是同时出现在谁的手中,那个人便是弥勒佛转世,是救苦救难的神仙菩萨。不用多想便也知道这一出好戏是武则天团队导演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每一个朝代的更迭,每一次的农民起义,哪个没加点玄幻色彩?只是或许这两块玉玦真的有些过人之处,或许大家对武则天特别的关注,也或许后人在牵强附会之中把这两块玉玦演绎地更加传奇,假做真时真亦假,总之,得两块玉玦者得天下,这个传闻算是尘埃落定了。

加上武则天被逼退位的时候,也确实把这两块玉郑重地交给自己的儿子,之后唐皇一代代相传,让这两块玉玦越发神秘,让这样的传闻更加地逼真。

再之后,唐覆灭,这两块玉成为了诸王、诸将、别有用心者争夺的对象。谁都想名正言顺地拥有帝位,虽然有这玉玦不见得能成事,但绝对是锦上添花的宝贝。而这,让我万万想不到的,竟然还是钱佐与钱倧的约定。

钱佐兄弟的祖父,也就是越国的太祖皇帝曾拥有金日玦,能让“日月同辉”,两块玉玦在他手中合二为一,是太祖皇帝一辈子的心愿。可惜这个心愿,直到他死了,都没能实现。于是心愿变成了遗愿交托到钱佐的父亲,也就是越国的世宗皇帝的手上。不幸的是,世宗皇帝非但没有找到银月玦,还让人把金日玦给盗了去,世宗皇帝一时气急攻心,病倒在床,身体每况愈下,竟然就这样不行了。他算是死不瞑目。临死的时候自然嘱托钱佐、钱倧兄弟俩以及钱氏子弟,务必把两块玉玦找齐,告慰他在天之灵。甚至糊里糊涂的,还说要谁要是找齐了两块玉玦,钱佐这个太子就理当让贤,把皇位让给他人。

这样昏聩的话语,也就只有世宗皇帝这种气到极致的垂死老人才说得出来的。但钱佐作为“孝子”,自然得当着奄奄一息的世宗皇帝许下诺言,旁人或许没有当真,毕竟要做一国之君,并非有两块玉玦这样简单,即便你想,玉玦也不是好得到的。但钱倧这个有心人却记下了。

我看着身旁的钱倧,他说到得玉玦者得天下的时候,竟是那样的神采飞扬。当他说到他的表现从来都不输给于钱佐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钱倧虽然也是庶出,但生母在旁,自然不同于忍辱负重的钱佐。他年轻气傲,平日里或许爱出风头,或许自命非凡,相比而言,为了能获得戴家的信任,钱佐一直表现得懦弱而愚笨,钱倧又怎会甘心屈于这样的一个钱佐之下?他认为自己才适合做越国的皇帝。

可是,他究竟没有钱佐想得深远,即便钱倧表现再好,再出众,没有人敢支持他,就算皇帝一人欣赏,也不能翻身。但是,现在有了一个这样的机会,钱佐亲口答应会把皇位双手奉上,钱倧又怎会轻易放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