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

更俗

> 官商 > 官商目录

第五章 联合新能源(1 / 4)

上一章目 录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五月上旬,通南新能源才与通综集团达成谅解协议,通综集团将以一千万的价格出让在西伏太阳能公司所有的权益。联投最终以五千万的总价收购西伏太阳能,包括新建的工厂厂房与办公实验楼、一台试验机以及这三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专利技术,正式更名为联合太阳能电力,这次从引进的光伏电池生产线,将直接安装在联合太阳能电力公司的厂房里。

通南新能源更名为联合新能源照明有限公司,林泉继续向联合新能源照明增资一千万,将应用研究实验室完全置于联投的名下,联合新能源照明有限公司在还清贷款之后,还获得五千万的注资,将专注于光伏照明系统的研发、生产。

六月中旬,林泉正式组建联合新能源集团,包括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太阳能电力、联合新能源照明、联合机电设备公司。联合新能源迄今最核心的部门就是工程研究中心,包括一个基础研究实验实、一个应用研究实验室、与静海大学、与省立合作的两个联合实验室,以及跟几所大学、研究所机构建立起的合作课题组。

张碧筠出任集团总裁,李丽出任总裁助理,孙菲菲出任财务总监,戴明出任工程研究中心总监,聘请严立煌先生为顾问,马建为联合新能源照明的总经理,许洪发为联合太阳能电力总经理,袁鑫为市场部总经理,并将硅原料采购权赋予市场部,钱卫国出任采购部经理,联合机电设备公司总经理是外聘的施明权。

这么一来,静海联合投资集团半年内搭起的架子,又一下空了。大半的财务人员与行政人员,与原通南新能源的员工、西伏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人员,成为联合新能源集团的骨干。从静海联合投资入主通南新能源的三月起,通南新能源就开始大规模的扩张,几乎吸纳静海大学电气工程系这一年半数的毕业生,同时从省立等知名大学引进大量的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当然,对于这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联合新能源仅仅是他们的实习基地,只提供食宿,和低得可怜的实习工资。为了安置近两百名实习生,联合新能源包下高新区的一间招待所。

联合机电设备公司与基础研究实验室自行研究制造的光伏电池生产线,经过一个月的调试,终于生出效率达14%的硅晶光伏电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准。从德国引进的生产线正在装运中,半个月才会运抵国内,许洪发与十多名技术人员正在德国的施坦巴赫公司培训,将与德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在半个月返回国内。

早在西伏太阳能创建之初,许洪发就代表西伏太阳能的主要出资方与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供应商施坦巴赫商谈引进高效光伏电池生产线的事,生产工艺、技术谈判与研发上的事情都是许洪发与戴明两人负责,直至西伏太阳能陷入财务危机,才停顿下来,如今获得静海联合投资的注资,这方面工作重新迅速开展起来,为新成立的联合太阳能电力节约大量的前期准备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