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

浮沉

> 大上海 > 大上海目录

第十二章 改编关东军(1 / 7)

上一章目 录

龙崇九故意给拉斐尔摆出一付痛心疾首的模样,发了一顿牢骚就把他凉在那里走了。

大英帝国堂堂的外长被如此折磨也算少见了,在一般人面前他向来是扯高气扬的。

龙崇九没功夫和他瞎扯淡,很快见到了爱德华之后两个人就虹桥基地的兵工厂安置交换了一下意见,这个秘密地下兵工厂估计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兵厂基地了,支援给十九路军的物资都是该厂出品的,它除了生产一些新式汤普森M31之外主要以弹药为主,象手枪之类并不上线,火箭筒配备的普通火箭弹和穿甲弹头都是这里生产的,由于火箭筒的曝光,龙崇九知道下次战争暴发时火箭筒地对付不了新的装甲车了,上海战场上的“豆腐坦克”让日军真的心寒了,日本军工部对新的战车可能会大大提高,装甲最少要配护60毫米的钢板,正面护甲的厚度可能不低于90毫米,那么自已在龙岛的生产线应该一步到位生产能洞穿120毫米以下护甲的反坦克炮了,重装坦克的护甲也就是90—100毫米,其侧面护甲也就是50—60毫米,再变态的也不适合日前的形势,这对底盘和发动机功率的要求是极高的,不然会大大降低其机动性。目前一系列反装甲武器提上日程,让恶梦永远伴随着小鬼子们,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虽然自已手里掌握着先进的科技队伍和生产线,但是限于资源的不足仍很难有较快的发展,又要造军舰又要造飞机,还要生产枪炮弹药,这一切不光是有钱就能解决的事。

在上海,龙崇九和爱德华研究弹药下一阶段的生产问题的同时,南京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也在和委员长讨论军备问题,上海战场的火箭筒成了各国陆军追求的新目标,这种把坦克摧枯拉朽变为废铁渣的可怕武器令世人震惊,事实上在清理战场时,在坦克爆炸的废墟中唯一能找到的大块钢板不多了,除了正面的50多毫米厚的钢甲变形扭曲之外还没给彻底撕碎之外,其它部位的护甲全部碎粉了,其实主要的不是火箭筒,而是威力强大的穿甲弹,那个筒子充其量就是个比较简便易用的发射工具而已,国内生产线还不具备生产这样强度弹头的能力。

一方面是冶钢技术和材料的不足,一方面是没有一个参照的样本,完全要自主研发。

“委座,十九路军目前配备有这样的武器,他们从哪搞的这玩意儿我们还不能肯定的找职答案,但是据情报处传回的消息说可能与租界那个总领事龙崇九有关系,上海反攻之夜我们的人看到他曾去真如范庄会晤蒋光鼐和蔡廷锴,随后就有几十辆卡车的军备送进真如驻防地。”

“姓龙的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不过他似乎不看中在国内发展,而是国际上搅风搅雨,但我们必须提防这个人和共军方面有进一步的联系,他是个大财主,如果一力支援共军的话,这会使我们的围剿计划难度大增,在上海的虹桥基地肯定有他们的秘密生产线或军火基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