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战记

尼莫

> 十九路军战记 > 十九路军战记目录

第一百章 兵退锡澄(1 / 3)

上一章目 录

根据军事会议商讨的最后结果,十九路军派出军部直属特务营深入敌后进行袭扰作战,威胁日军的补给线,为了加强部队的攻坚能力,孙百里特意调拨一个摩步连(配备有6门50毫米反坦克炮,4门75毫米轻型步兵炮和8挺轻机枪)给特务营。因为是在敌人的后方运动作战,需要提高行军速度,为此,孙百里把军部直属部队的全部自行车(三百余辆)也调拨给了特务营。

经过一天的紧张准备,特务营乘坐征集来的十几条渔船,绕过日军的防线,在离吴福防线十公里左右的地方登陆。随后,特务营以太湖边上的一个小渔村为据点,频繁出动,袭击日军的运输车队。便于携带的物资就带回据点,用渔船运会军部,其余的就地焚毁。

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损失过大,暂时停止了地面行动,全力巩固防线,等待增援部队的到来,与此同时,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则连续不断地轰炸十九路军的阵地,最大程度削弱守军。而十九路军正在饱受弹药不足的困扰,同样无力对日军发动攻势,于是就利用这个机会整备工事,准备持久防御。由于吴福防线上的防空体系比较完备,部队的防空意识也比较强,再加上天气的原因,被松井石根寄予厚望的轰炸机并没有取得非常大的效果,双方僵持在这里。

日本陆军向来轻视后勤,习惯于在作战区域内就地抢劫粮食,而从开战到现在所经过的地区,无论是华北平原还是上海,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很容易抢到粮食,而江浙更是有名的粮仓,所以松井石根也对后勤补给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此次十九路军提前进行坚壁清野,使日军无法在附近征集到足够的粮食,只能全部从上海、苏州等地运送,再加上连续作战武器弹药的补充,使后勤的压力相当大,京沪公路上的车队几乎是连绵不绝,很容易成为特务营的袭击目标。

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就是水道纵横,桥梁众多。特务营往往先把某个地段的桥梁炸毁,然后再伏击车队,把不便携带的物资全部付之一炬。等日军的救援部队赶到的时候,特务营已经在几条河道以外的地方井然有序地撤退,日军只能望着炸断的桥梁无计可施。最后,日军不得不调派大量的兵力护送物资,同时出动侦察机搜寻中国军队的据点。这时候,特务营就改变策略,在夜间出动,把日军在白天刚刚修复的桥梁炸断,使其物资运输的速度变得和蜗牛一样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