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物致道

归卧故山

> 新格物致道 > 新格物致道目录

第九十九章 孤岛独僧悄然立(1 / 4)

上一章目 录

“当然有传说,古书《三侠五义》上面就提到那个地方。”王元良自豪地说,实际上《三侠五义》是清代作家所写,年代并不能算久远,可以算得上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勉强算得上古书。

一听有故事,罗宛琪立刻来了兴趣:“什么传说,说出来听听?”

“这条运河早就有了,河南河北的人过往只能通过摆渡,就是渡船,靠人力的那种,撑渡船的叫梢公,以此作为营生。这日,老梢公船停在岸边,从岸上走来两个女子,上船要到对岸去。谁知一上船,船一下子沉下去不少,梢公一惊,说:‘怎么这么沉,你们是石头做的!’话音一落,船沉了下去。后来将船捞上来一看,船东舷和西舷各坐了一个石头人,原来这两个女子就是石头人成精,走到这里,被人叫破了真身,化为原形。这两个石人就被当地两个村子人抬回去建庙祭祀,称之为石婆婆,两个村子改名为东石人和西石人。”王元良说到。

“那两人石人还在吗?”罗宛琪问到。

“在!建国后的一系列运动中,庙宇被砸,石人却被有心人砌入猪圈的墙中,后来宗教政策放开,又被人取了出来,当地村民集资,重建两座小庙,在当地香火还不错。”王元良说到。

“人们为什么重建庙宇,是石人显灵吗?”罗宛琪不解地问。

王元良也说不清,柳致知插言说:“人往往是需要一个信仰,这应该是当地人一种信仰依托,越是信,一些巧合的事就归到它们身上,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人们往往将一些想不通的,巧合事归于神灵,香火就越发好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平衡,当地人心中就有一个神灵,也许神域就这样形成,类似远古时代图腾信仰。”

柳致知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心中似乎触动到一些东西,细想又摸不着,难道其中蕴含一些什么道理,既然想不通,那么就不想。

“我发现你有些神神道道,你是不是将来想出家?”罗宛琪装着恶狠狠拷问柳致知,柳致知一笑,没有回答,只是极目远眺,在这一带是长江三角洲平原,在高处视野很开阔,不像申城,高层建筑太多。

罗宛琪见柳致知没有回答她,眼光向远方望去,心中一动,也向远方望去,这一望,心胸倒开阔不少,一时间也不再说话,塔顶立刻安静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