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之帝国再起

白军皇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大汉之帝国再起目录

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汉条约组织(1 / 4)

上一章目 录

昭武十六年的新年刚刚过去,去岁的冬雪尚未融化,迁都却已悄然开始,作为东都,雒阳依然保持了极高的地位,以便统御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正月开始,各种大大小小的官僚机构开始搬迁,而帝国大学也开始将大部分的资源转移至长安,那些无法带走的设备则留于雒阳,继续进行项目的研究。

刘宏本人在十五过后,便和帝国军先行赶到了长安坐镇,由于山西地区大量资本的投入,长安城的繁华丝毫不逊色于雒阳,唯一差的或许便是雒阳在刘宏手里几次历经修缮,比起长安城来看上去更加好看。

不过作为新的帝都,长安城很快就将迎来一轮新的扩建,内阁的拨款不值一提,山西地区的资本才是可怕的一股财力,刘宏毫不怀疑,这十几年里从丝绸之路攫取了大量财富的山西士族打算把长安建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整个春季过后,迁都才完全完成,而长安城的人口也一下子恢复旧观,甚至大幅超过,近五十万人居住的城市再一次体现了帝国如今雄厚的国力。

关中和中原,在没有经历历史上的战乱和二十多年的发展,依然是全帝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其稠密的人口使得工商业扩张极为迅速,而开发的南方和北方则成为了帝国新的农业地,南方的粮食和北方的畜牧产品使得刘宏无需担心粮食的制约,可以从容地将中原和关中的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

虽然帝国目前称工业化还为时过早,但却是大势所趋,尤其是钢铁行业的发展,让整个帝国的钢产量在不断飞速增长,虽然能够生产制造热兵器的特种刚材的工厂聊聊无几,但整个行业的扩张和提升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蒸汽机的研发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至今仍未有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帝国的道路系统仍旧开始了新一轮的改建,帝国的学者和匠师们根据秦朝的驰道系统,重新归化了帝国新的铁轨高速道路系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