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行

扶兰

> 锦衣行 > 锦衣行目录

第一章(1 / 3)

上一章目 录

孟剑卿举起千里镜,对准玄武湖上那一艘艘画舫,慢慢地调好焦距。

镜头缓缓扫过一张张面孔,最终停在了其中一个人身上。

镜头中那名文士,正在低头挥毫,看不清面貌。

孟剑卿移动了镜头。

那文士身边,站着的是现任礼部尚书、加衔文渊阁大学士的文方文大人的侄儿文儒海。

孟剑卿暗自皱了皱眉。

文方圣眷正隆。文儒海豪迈好客,出手大方,在国子监中也算是呼风唤雨的能人。那群自以为是的太学生们,自称“天子门生”,应天府中,人人侧目,即便是锦衣卫,也要给他们三分面子。如今虽然科举已复,选官开始另辟正途,国子监的地位,颇受威胁,但是这些年来,国子监生遍布各地,声气相通,树大根深,一时间自是难以动摇,各个衙门,办案一办到国子监生头上,总要大皱眉头。

他监视那青城举子李克己已经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文儒海似乎总在李克己身边晃来晃去,令他不由得怀疑文儒海究竟是因为喜爱或推崇李克己颇负盛名的画艺,还是别有用心。毕竟李克己是川中乡试的第二名,进士试的热门人选,而且也的确考中了进士,最新消息是殿试第十名,不日将进翰林院。

只是,以文儒海的家世与地位,他用得着去笼络李克己吗?

李克己搁下笔,满意地直起身来。

孟剑卿的镜头移了回来。

他还很年轻,也很俊秀,虽然比起其他新科进士来说显得沉静许多,但脸上仍可看得出春风得意的飞扬神采。

孟剑卿不由得想到,李克己是大明重开科举以来最年轻的进士,也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都会是最年轻的翰林。

而他未来的妻子,是川中有名的美人;他的岳丈,现任重庆知府的华德远,据称很有可能填补刚刚空出来的四川布政使缺。

虽然他的父亲李瑞林生前是吴王张士诚的谋臣,并在苏州城破时自杀以殉;虽然他的启蒙之师是前几年才刚被洪武帝腰斩的傲岸不驯的“海内诗人之魁”高启;他却是在大明的土地之上成长起来、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等候朝廷考选的士子。

洪武帝不会不注意到他的履历表,却仍然在殿试时将他点为第十名。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