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掌控

万事如风

> 电子掌控 > 电子掌控目录

第三十八章 遗嘱(1 / 4)

上一章目 录

李超也没离开,陪着老太太聊天,老太太叫王丽娟,就住在那天出事地点的附近。

老太太今年78岁了,老伴已经不在了,家里有四个儿女,都是在她家附近居住。

因为她家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他家几个子女都是拆迁后重新安置的,开发商给的拆迁政策比国家的政策还要好,他的子女们托城市规划的福,一个个都有钱。

只有老太太的房子属于没有被拆的行列,至于为什么,就要从老太太的老伴说起了。

老太太的老伴是个木匠,非常厉害的那种,解放后回到老家,娶了媳妇,也就是老太太,就安心在家待着。

平时除了种地,就是帮助周围的乡亲父老做家具,因此他在四邻八乡也算是小有名气。

后来大炼钢的时代开始了,成千上万群众不分行业,男女老幼一齐上前线,劳动力由7月底的几十万增至6000万。土高炉由3万座增至数百万座。

土法炼钢,练出来的大多数是废钢,而且来源多为从各家各户搜集锅等铁器。

老太太的老伴当然也是6000万劳动力中的一员,当时的炼钢可不是现在炼钢那种用煤炭,都是木炭,还是现从山上伐木烧的。

她老伴就是一名烧炭工,他的本行是什么啊,木匠!看到上好的木头被烧成了碳,他心疼啊,可是没办法。

还好和他一起烧炭的也是本乡人,都是很熟悉的,遇到特别好的木头,他就央求大伙儿给他留下,不烧成炭,说是自己家要盖房子。

就这样,他收集了一堆上好的木料,后来就自己一个人慢慢地把这些木材搬回家。

后来,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她家准备建造自己的新家。

她老伴作为一个木工高手,可说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建新房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还亲自上阵,带着他的那些徒弟,精雕细琢,终于把房子建好了。

她家人多,四个子女都是居住在一起,修房子的时候也都成家了,因此需要的房间很多,她老伴就把B市四合院的结构用在了自己的房子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