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房

格子里的夜晚

> 暗房 > 暗房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 老本吃完(1 / 4)

上一章目 录

“在座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场摄影展的过往,知道它曾经的赞助方最后还是中止了赞助。而在那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无法将自己从复杂的事务中抽出来,来让这样一场摄影展成形。我曾经怨怼过,认为那让那些挣扎在贫困和由此而来的战争中的人们丧失了赢得关注、赢得援助、赢得走向世界,获得更好机会的可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情绪渐渐的淡了。”萧永将相机塞在了口袋里,双手扶着讲台。和周围的那些西装革履的人不同,萧永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穿着质地十分舒适的黑色夹克衫,低调简洁的衣服其实说不上突兀,只是,周围的那些人实在是太严肃太庄重了,才让这种反差如此明显。

看着在场那些人略有些不解的表情,萧永继续说道:“今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我们看到的中非人民向我们证明了一点,他们不需要援助,他们靠着自己干得很好。他们靠着自己,将水晶变成了艺术品,变成了珍贵的礼品,变成了在国际市场上很有些抢手的商品,而靠着那些收入,我想,现在我回到当初拍摄这些照片的地方,看到的,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战争》这样一个摄影展,好像现在大家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我会扛着沉重的617相机,在战场上长久地站着,为了拍摄那一张、两张以及更多的照片,而为什么我又会敢这么做?”

“勇气或者有一点点极端地烦躁。或许都是原因,但是这并没有什么难的,真的。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不够近,我想,所有的摄影师。所有去过战场的摄影师都明白那是什么意思。但是,距离也并不是绝对。我们要为恰当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距离,选择正确地光圈快门,相比于盲目地在战场上游荡,期待灵光一现,或者期待机会砸到自己的头上,我觉得,在正确地时间和地点。把一张张照片有把握地拍好,才是最重要的。我知道我在做什么,那就够了。”萧永的声音带着一点磁性,他是用中文在说这些话,周围,能听得懂的,恐怕也只有再次来到萧永身边的安娜·门捷列娃和因为某种明摆着的目的而学中文学了很久地艾玟吉·安琪尔。但他语调里的那种淡定和从容,以及那种介于忧伤和希冀之间的情绪。却随着这种声音,准确地传达到了每个人的心里。同样没有讲稿的萧永,这种娓娓的语调让翻译很是有点头痛,但也是因为这种表达,翻译能同声做到准确表达他的意思,也就足够了。

“在这些让大家动容的面孔里。许多人已经不在了,他们或牺牲在彼此对抗地战场、或在与外部干涉力量的斗争中阵亡;又或者,在那艰巨、复杂而危险的,得不到有着先进技术的大财团支持的情况下的建设开拓工作中遭遇意外。在那里,他们罹患疾病地概率,高得我们无法想像,但是,我相信,这些人,我的这些朋友。哪怕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自己为之奋斗的未来。战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萧永的声音斩钉截铁了起来:“想想生活在自诩为文明社会里的我们做了什么吧。我们在梦想遭遇挫折的时候放弃了。我们在遭遇强权、暴力、威胁的时候畏缩过,我们……甚至在遭遇白眼的时候都不敢大声。当我们放弃了这些我们生为一个生物,生为生物链上一环地抗争地本能,再正确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正确了起来。我们却觉得,那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生物意义上地人,应该做的。再没有比这更讽刺的事情了。今天早上,当初是敌人现在却成为了时刻争执的朋友的图马和巴扎卡给我打电话,告诉了我当时在我的底片上留下身影的战士们的阵亡名单,感谢我至少能让他们的亲友有一个纪念、回忆、悼念、祭奠他们的亲人的途径,让人民能够永远记得那些为了国家的兴盛而失去生命的战士的时候,我也悔愧万分。当年,即使拿不到那样一笔赞助,如果我愿意倾家荡产,愿意问朋友们借贷一些资金,愿意多承担一些,或许,其中的一些人在今天能活着面对大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也曾是那样的一个懦夫,一个不知道应该如何战斗,为了什么战斗的庸庸碌碌的凡人。”

全场鸦雀无声。哪怕是当初整天为萧永担惊受怕的安娜,也是第一次听到萧永坦陈自己当年的确不那么有生活的欲望,也是第一次听萧永说起悔愧的话题。而中非的大使,已经在努力忍着眼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