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七十三章 战局旋转(1 / 4)

上一章目 录

现代战争一定是以空军作为前锋攻击力量的。空军是一支进攻的力量,它具有作战范围大、突击目标准、杀伤火力强、打撤转换快。因此空战理论家杜黑认为:“空军用一百架飞机用于进攻,要比五百架或一千架用于防御作用更大。”其次,空军用于防御有很大的局限性,空军基地的生存能力弱;防御不但浪费兵力,而且指挥复杂;防空作战只能减轻敌机空袭的毁伤度,却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西线印空军遭到了重创,失去了制空权,这是战争转折的开始,但印军地面部队还在巴基斯坦境内,这种假象使得印军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而毁灭性的灾难就是这样不易觉察地来临了,正象人在开始面对危险时还恍然不知,等到意识到想逃离时,往往已经太晚了。

东巴的巴军还在抵抗,但不是那种死守死防,而是节节抗击,步步后退,甚至东巴首府达卡也不在他们要死守之列。他们的任务是争取时间,尽量牵制住进攻东巴的印军,使其无法及时回援。

十二月三日、夜,十二月四日,西巴联合空军继续进行空中打击,但重点已经转向了其纵深地带的公路、铁路、桥梁、物资贮存点等目标,对当前的印军的压力似乎减小,但造成了远久伤害却在加强。以电子干扰机为首组成的携带反辐射导弹的四个铁拳小队,以四机编组继续对预警机追踪锁定的印军的雷达设施进行打击,两天一夜内又摧毁了印军的十几处炮瞄雷达和预警雷达,使得印军前线的侦测能力几乎完全被摧毁。

在此期间,巴空军飞行员爆发出强大的精神力,出动率创造了一项新世界纪录,每机每天出动达四次之多。西线印军的后勤补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物资损失惨重,但前线的印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未感到供应的短缺。

十二月五日,东巴印军攻入达卡,对印军来说,似乎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英迪拉甘地兴高采烈地前往前线慰问印军官兵,并向东巴独立领导人表示将尽快承认孟加拉独立。在联合国已经被戴上了侵略者的帽子,此时的胜利或许可以作为给印度人的一种补偿,可惜这种补偿造成的欢欣鼓舞持续的时间太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