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五十七章 北京之行(一)(1 / 3)

上一章目 录

的确良,涤纶的纺织物,有纯纺的,也有与棉、毛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短袖。由这种材料做的衣物耐磨、不走样,容易洗、干得快。

但的确良却有很多“不良”,比如穿在身上不贴身,冬天不抵寒,夏天透气性差,天一凉,就嫌冷,天一热,闷得慌;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一遇上水,透明性极强——一到下雨天,爱美的女孩们淋了雨就会抱着胸前的两陀陀走路,不然,全“走光”了。

的确良大概在南洋联邦流行了三五年就开始没落了,一方面,与棉相比,它的缺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的涤棉混纺的布,而且,棉的成分也是越来越多。

闲谈依旧在进行,但何梦雨很知心地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黄历脸上挂着似有似无的微笑,脑子里却在急速转动着。

中国生活物资匮乏是眼见的现实,粮票、煤票、布票、副食票等等,几乎没有不需要凭票就能买到的东西。但中国进口的生活物资却相当少,宝贵的外汇一是要援助亚非拉的穷兄弟,二是要购买对国家最有益处的物资。

也就是说,南洋联邦与中国的贸易额虽然创了新高,但已经是瓶颈状态,想再有所突破,就要期待中国政策的变化。但这种想法是幼稚的,起码黄历还没有太自信的打算。这样一来,与中国建交对南洋联邦来说,并不是什么迫切的目标。而促进中美缓和关系的目的,倒是南洋联邦战略上的长远考虑。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美国的势力便会从亚洲削减,加强在主战场欧洲的力量,并集中力量对付苏联在拉美和非洲越来越多的伸手和干预。

空白需要填补,美国势力退潮后,填补空白的在亚洲除了南洋联邦还有谁有这个资格和实力?苏联倒是想,但美国肯定会支持南洋联邦。嗯,嗯,就是这样。

黄历再次捋顺了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思路,变得轻松起来,自己来中国不是来讨好的,也不是来结盟的,是为南洋联邦的未来开路的。开拓一条称雄亚洲的道路,在东西两股大潮的对抗中崛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