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零九章 阿三的惨败(1 / 3)

上一章目 录

世界空军专家就预言空战的未来属于空空导弹和拦截机,战斗机以及空中格斗技术将退居次要地位,机炮的时代将成为过去。但一九六五年印巴大空战却恰恰支持了与此相反的理论:战机对机炮的依赖胜于导弹,飞机机动性、飞行员的技能比过去更加重要。或者可以这样说,在导弹和制导系统得到更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前,机炮的作用不可低估,飞行员的经验和技术更是至关重要。

从南洋联邦空军的战绩来看,导弹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武器,但无论是雷达制导,还是红外线制导,都存在着缺陷。发射的时机,以及发射的方式,往往是考验飞行员的技术和经验的关键时候。而只要导弹还存在着最短发射距离的限制,废除机炮就显得得不偿失。

巴基斯坦空军也发现了所装备的飞机的缺陷,作为主力机种之一的军刀虽然有响尾蛇导弹这样的撒手锏,但一击不中后,在机炮对决中,12.7毫米机关枪显然威力不够大。在实战中曾有猎人式战机被子弹击中依然拼命顽抗,反而击落军刀的例子。另一种主力机种F-104星战士,在空战中更加乏善可陈,尽管其速度超群,但机动性与轻型战斗机相比,却居于劣势,并不是充当空优战机的选择。

印度空军虽然遭受重创,但也并不是一无所得。他们发现神秘式、猎人式战机已经落后,连巴军的军刀都不能抗衡,更别提南洋联邦的新式飞机了。而超轻型战机蚊蚋式虽然与“鹞Ⅲ”式战机相比,居于劣势,但与巴军的军刀式对战,战绩却占据上风。这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印度空军对超轻型战斗机的信心,战后,蚊蚋式战机装备了更多的空军中队。

9.22大空战以印度空军的失败而告终,制空权的丧失使印军地面部队陷入了不利的境地。没等印军指挥中心作出明智的决定,巴军的反击开始了,九月二十三日,成为了印军永远难忘的惨痛回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