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美国新总统(1 / 3)

上一章目 录

与朴正熙的会谈取得了很大的成果,黄历对朴正熙的评价是:有手腕,有头脑,领导能力强,是个能令人刮目相看的人物。虽然以军事政变上台,不被很多韩国人所认可,也独裁专制,在抹杀国民精神的同时,他却有解救国民脱离艰苦生活的功劳。真是个令人感到矛盾的人物,这也浓缩了当时国际社会上很多国家都存在的很难取舍的问题——意识形态是要独裁还是要民主,生活是要贫穷还是要富裕。

在意识形态与人民生活发生矛盾时,在争取民主和摆脱贫困发生冲突时,或许也只能择一而行。但很多时候,人民可能既得不到民主,也得不到富裕,印尼便是黄历最熟悉的例子。从这方面来看,韩国人还算是幸运,起码得到了一样。

在访韩期间,黄历还会见了美国驻韩大使麦克纳奇,交换了对韩国局势的看法。在李承晚统治期间,先后有五位美国大使在汉城任职,其中就有三位是被李承晚赶跑的。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令麦克纳奇感到气愤和猜疑,同样,朴正熙的军政统治也与麦克纳奇的理念有冲突。所以,对朴正熙政权他还处于观察之中,并未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

尽管黄历为朴正熙说了不少好话,麦克纳奇的态度也有所松缓,但具体的改变还要等新一任美国总统来决定。也就是说,要到六一年,美对韩政策才可能有所改变。因为之前一直担心李承晚干出“北伐统一”的蠢事,美国对韩国的援助一直在削减,只能说是维持在“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程度。

于是,在以后这至少一年的时间里,韩国能得到的额外的经济援助,也只能是南洋联邦来掏腰包了。对于掏钱的事情,黄历一直比较谨慎,韩国资源贫乏,本不是个适合进行战略性投资的地方,但韩国目前也有优势,有着大量的廉介劳动力,很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南洋联邦的工商业调整提供很好的投资地。

在黄历结束在韩国的访问回国后不久,朴正熙政府便迈开了发展经济的步伐。《引进外资法》颁布实施;釜山市被定为经济特区,在特区内对纺织、胶和板、鞋业提供金融和税收的优惠;向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并鼓励国内储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