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国的钓饵(1 / 4)

上一章目 录

在一九六七年香港暴动时抄底的南洋联邦财团确实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不仅是在股市上,在房地产的获利也相当可观。随着香港局势的稳定,香港经济开始复苏,进入了香港地产市场的黄金时期之一。房屋租金全面上涨,三年间,租金上涨幅度在130-300,政府出面干预也未能阻止租金快速攀升。

量子基金作为资本积累的第一战是相当成功的,成功到令吴沧重都有些心里没底。这就是黄历选他作为经理的原因所在,在钱烧手的时候能少一分贪婪,保持平常人所没有冷静。

“赚取利润的抽出不要过急,让我们的工作人员在纽约和伦敦证券市场多锻炼一段时间。”黄历边思索边面授机宜,“要防备未来的金融战争,就要熟悉金融战争的各种手段。还是那句话,不打无把握之仗。”

“以前不知道,也没想到金融市场会如此复杂,如此令人既忧且喜。”崔小台感慨道:“赚起钱来,象白拣一样。也有倾家荡产,一夜之间沦为乞丐的。真是——”

“嗯,你能认识到这一点,让我非常欣慰。”黄历赞赏道:“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我们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冷静。你和老吴还有其他的投资吗,可不要把自己的养老钱都押上去呀!”

“老吴在买地,他看好伊里安岛,看好棕榈种植,并说现在投资,就象六七年抄底香港差不多。”崔小台笑道:“他还说,现在虽然收益缓慢,但几乎没有风险,等老了,就去那里盖幢小别墅,没事进林子打打猎,找条河钓钓鱼。”

“这家伙安排得挺好。”黄历笑了笑,说道:“棕榈产业刚刚兴起,确实有良好的前景,而且风险极低,你也投资吧!”

“好,好。”崔小台点了点头,脸上有些怪异地说道:“大哥,一会儿您再说一遍投资棕榈产业的事情,让我那个婆娘也听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