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与尼克松的会谈(1 / 4)

上一章目 录

尼克松在为期九天的环球旅行中,访问了六个亚洲国家,南洋联邦、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和老挝。他到那边去的中心目的是要表明他的决心,决不容许再有老挝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但当这位新总统答应把某件事说得非常明确时,那便是这件事快变得难以理解的时候了。这次亚洲之行也正是如此。甚至当他感叹美国在老挝承担了过多的义务时,他还对那边的美国军队说,他认为“历史将表明现在也许是美国的黄金时代之一。”他关岛刚刚对记者们说道:“亚洲的和平不能来自美国。它只能来自亚洲。亚洲的人民,亚洲的各国政府——它们必然是起主导作用的。”到了曼谷,又向泰国人保证说:“美国将自豪地支持泰国反对那些想从外部或内部威胁它的人。”

黄历没有说错,这是尼克松对共产主义的态度的一个转变时期。他有一半仍然是那个随时准备接受任何赤色分子挑战的冷战战士,而他的另一半则认为全球的稳定有赖于以华盛顿为一方,莫斯科和北京为另一方的双方之间的和解。在这个意义上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新的尼克松。

而且,尼克松一向认为自己在外交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的确也和一些其他国家的元首交上了朋友,虽然其中最重要的,如威尔逊、库尔特和戴高乐总统的在职时间不会太长了。他在上任之初故意对许多国内外人士,包括他过去曾经非常冷淡的某些人,表示亲热。他还飞到独立市去把一架曾一度放在白宫里的大钢琴送给哈里·杜鲁门,并在这架钢琴上弹奏了“密苏里圆舞曲”——杜鲁门由于礼貌没有告诉他自己是一向厌恶这首曲子的。他还肉麻地吹嘘即将退休的首席法官厄尔·沃伦为“公平、正直和尊严的象征”。

黄历与尼克松也算是老朋友了,在他任副总统的时候,就与黄历有过接触和会谈。虽然黄历现在已经退休,但谁都知道他对南洋联邦的政策走向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所以,尼克松在访问南洋联邦期间特意去看望了黄历,并送上了一件很别致的礼物——月球上的一块石头。

把自己认为别人要听的话告诉别人是尼克松的一个老弱点;如果黄历对送给他一块月球上的石块而不感到高兴,那看来尼克松马上会暗示可能送更好的东西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