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中国政策的变化(1 / 3)

上一章目 录

中美、中苏之间会不会发生大战?苏美两国比较起来,谁对中国安全的威胁更大?要打开这种局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是严峻的,因为全力支持北越和老挝与美国的战争,美国人对中国是仇恨的;赫鲁晓夫下台,勃烈日涅夫却更讨厌中国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现实情况。处在美苏两大国的夹击之下,而临的险恶处境迫使他们必须认真考虑这个生死攸关的事情了。

当时从国际关系的全局来看,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正向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力量到处伸手。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这种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新态势直接影响中国的周边状况,从某种程度上看,美苏之间的矛盾有超过美中之间矛盾的迹象。

政治上再狂热,思维再浪漫,最后也要归结到对严酷现实的考虑之中。但得出这样有可能的结论,还并不意味着迅速的转变。试探,是首先的步骤,中国与美国没有沟通的渠道,作为在宣传上一直篾称的“美帝”,采取过于明显的表示也是不适宜的。权衡分析之下,南洋联邦便进入了中国领导人的视线。

在中国领导人眼中,黄历是个功利主义者加实用主义者,是个身上散发铜臭、抱着美国粗腿的势利眼。一切行为都是以“利”字当头,用这个标准来分析黄历的性格,以及南洋联邦的政策,是比较准确的。那么,就以“利”来开路,试探南洋联邦是否愿意作中美之间的中介人吧!

因为收留逃港者而造成的两国关系的隔阂只是体现在贸易和宣传上,那就从这两方面开始转变吧!尽管变化是悄然而不引人注目的,但对于敏感的政治家来说,这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

南洋联邦此时也正在分析美国新总统上台后国际形势的可能变化,以及对南洋联邦的影响。为此,钟可萍总统不惜屈尊纡贵,亲自来到了政府咨政黄历的家中进行面对面的请教。

这家伙是不是探听好了,趁着偶老婆不在家,跑来——。嗯,黄历拍了拍脑袋,将这种不道德的想法收起来。老实说,他的心情相当不错,要当外公了嘛,何梦雨便是特意赶去看望并小住几天,以尽到“母亲”的责任。黄历对此很欣慰,尽管是继母,但在很多方面,何梦雨做得却非常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