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三百一十八章 地方渗透(1 / 3)

上一章目 录

蒸汽弹射器原理简单,但是造起来很难,主要技术难度就是活塞和滑道的连接,既要保证封闭严,还要保证反复使用时不被磨损,能耐高温高压的汽缸的制作技术也是美国独有技术之一,这些都是世界各国至今没有突破的技术难关。

显然,黄历的“死命令”无法起作用了,严格地说,是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出乎意料的长。可惜,咱不是科学家穿来的,只能在某些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稍微点拔那么一下两下,涉及到真正的技术领域,就抓瞎了。

黄历拿着兵器集团的报告,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说造不如租、租不如买是错误的,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但现在,也只好从山姆大叔那里弄两套了。即使南洋联邦广招人才,又在科学研究领域持续加大投入,但在科技上追赶老美,可不是喊喊口号,咬咬牙便能成功的。据南洋联邦研究部门的乐观估计,十年之后,南洋联邦能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要在科技上总体超越美国,至少还需要三十年。

三十年哪,乐观的估计,我还能活着,也就是说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自己参与缔造的国家能成为世界第一。黄历自失地一笑,这是乐观的估计,那样不乐观呢,自己还死不瞑目了?美国又怎么样,不是照样有经济危机,照样有起起落落嘛,数据这些东西是死的,而情况却在不断发生变化。南洋联邦不能奢求在综合实力上超过美国,但在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也足以令南洋联邦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而且,南洋联邦的产业调整在成功外交的帮助下,正在顺利进行。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或正在向亚共体成员国家转移,比如越南王国、巴基斯坦、柬埔寨、韩国、菲律宾等。留在国内的一部分是国家支柱型产业,一部分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且都大力加强自动化生产,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而产业的转型在减小了劳动力缺口的同时,黄历也希望能有一部分人将就业的目光转向正在开发的欠发达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