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印巴设想(1 / 3)

上一章目 录

阳光明媚,十月的坤甸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温度保持在二十多度,雨季还有一个月才来,又适逢奥运会,整个城市的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他们可以去赛场观看精彩的竞技,也可以在家中看电视,更惬意的事情则是三五个朋友相聚一起,一边看着电视为选手喝彩,一边开怀畅饮,放声谈笑。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是尽情享受的时光,而对于黄历来说,各国首脑来欣赏奥运会,无疑又是一次开展外交的好时机。一次次的会见,又耽误了他欣赏精彩比赛的时间。

按照黄历的分析,目前的亚洲局势并不稳定,老挝内战由于中国态度的激进和支持,打得很激烈;北越得到了苏联的援助后,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柬埔寨的红色高棉还在丛林和农村中残留;而另一个重要的不稳定的因素便集中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一对世仇身上。

印巴分治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后患无穷,使印巴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两国独立不久便因为三个较大的土邦——海德拉巴、朱纳加尔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大打出手。由于在朱纳加尔和海德拉巴连续失守,巴基斯坦不能容忍印度继续在克什米尔土邦得势,因而采取了强硬立场,不惜兵戎相见。

而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从另一个方面又加剧了印巴间的矛盾。印度自独立后,一直同苏联保持着良好关系,南亚是苏联向第三世界渗透与扩张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苏联打着支持民族独立运动的旗号,指望通过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来扩大自己在第三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的影响,苏联领导人曾声称:“当各种各样的外部势力向捍卫切身利益的印度施加压力的时候,苏联总是和印度站在一起。苏印关系是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