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二百七十六章 巴黎和谈的影响(1 / 3)

上一章目 录

作为跨入一九六二年的新年礼物,巴黎和谈顺利结束了,虽然在表面上是对等的停火谈判,但实质上却是实力对比悬殊的单方面的妥协。

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受了越南王国的实际存在,也就是承认了越南被分裂成两个独立国家的现实。协定规定:越南全境立即就地停火;禁止越南民主共和国向越南王国渗透部队和运送战争物资;由国际监察机构监督停火,监督通过指定的口岸运入供替换的军事装备,监督印度支那全境内的战争俘虏的遣返工作,必须使战俘有自由的选择。协定中有一个条款重申了北纬17度线为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王国之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并禁止一切军事人员越过这条线,民间交通必须经过两国双方协议。越南民主共和国在三个月内从老挝和柬埔寨撤出其全部军队,并同意不再利用这两国的领土对越南王国采取军事行动。

纵观巴黎和谈的协议,南洋联邦的所有要求基本都得到了满足,除和惩治顺化屠杀的责任人之外。当然,直接责任人北越第三师已经伤亡大半,剩下的都关在战俘营中,主动权掌握在联军的手中。

如果新建立的关系不发展成为互利的坚实基础,那么,刚刚签字的巴黎协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稳定的局面,一段喘息时间而已”。黄历巴黎协定的签署并不象很多人那样乐观,他对美国人就是这样说的。因为这种局面是他刻意造成的,美国担心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他不怕,但却要让美国人继续相信这一点,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渗透而继续付出。

纵观整个战争,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虽然北越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现代化战争的经验,对现代化的攻坚战术几乎一片空白。当他们面对的是第一流的现代化军队,第一流的火力攻势时,依然采用拼人数的战术,以惨败收场也就不意外了。

当然,对于北越的游击战术,黄历并不敢轻视,所以他才不遗于力地帮助越南王国政府对境内的解放阵线实施不间断的猛烈打击,并为了使解放阵线得不到外来的援助,而有意发动了这场战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