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十一章 空袭(1 / 3)

上一章目 录

历史的车轮象是在不平的地面上颠簸了一下,微微偏离,但随即又倔强地向前滚动起来。

黄历误打误撞,鼓动撺掇,使通州兵变比原来的历史提前了一天一夜。不要小看这一天一夜,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略微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在原来的历史上,通州兵变后,因为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保安队伤亡甚大,张砚田见日本军力如此强大,即使不被炸死,亦难逃之后的激烈交战,左思右想,他换便装弃阵逃跑,潜回天津寓所隐匿。他手下第二总队的官兵发现官长临阵脱逃,便失去指挥,不再参加战斗,纷纷到街上行抢,然后扒掉军服,相继结伴逃跑,严重削弱了起义部队的力量。

在原来的历史上,张庆余带着剩余军队西进北平,意图与二十九军汇合,但二十九军已经于一夜前撤离北平,当起义军于29日清晨行至安定门外的时候,冲出了一支日军,在二十余辆装甲车掩护下,向人困马乏的保安队猛烈攻击。毫无思想准备的保安队被迫仓促应战,教导总队队长沈维干等干部中弹阵亡,起义部队几近溃散。

在原来的历史上,通州兵变虽然在当时震惊了全国,因为它是发生在伪政府内部的起义,意义非常重大,但也仅此而已,由于起义时间稍晚,事先与二十九军又没有通气接洽,完全是孤军作战,因此它的象征意义远于大于实际的军事价值。但此时在南苑、北苑,中日双方激战正酣,通州兵变不亚于在日本人身后捅了一刀,也因为军统的通讯联络,使得二十九军与通州起义部队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能够相互配合作战。

天色大亮,北平二十九军军部派来了一位高姓团长和两名参谋前来联络,见面之后,即将宋哲元的亲笔信交付二张。

二张看过信后,喜色满面,上面自然是嘉奖之语,此时宋哲元正缺少兵力与日军作战,当然要牢牢拉住这支万把人的军队,以壮声势。

“宋军长对我们期盼甚大,他要我们立刻分兵一部支援南苑佟副军长,其余人马迅速向北平靠拢,以加强守城力量。”张庆余放下信,胖脸上泛着光,他虽然略有些憨厚,可也知道此时正是宋哲元用人之际,他们这算是雪中送炭,以后能否得到重视,也看现在的表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