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六指君

> 异时空之抗日 > 异时空之抗日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 美国官方记者(1 / 8)

上一章目 录

【时代背景】

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惨败后,被迫收缩战线,苏军转入大反攻。意大利于当年九月八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极大地削弱了法西斯的侵略势力。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中途岛作战、瓜岛作战,以及东南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均归惨败,轴心国一方开始崩溃。

※※※

察绥两省和山西的雁门关在沦陷时期,出口了大宗皮毛、牲畜、粮食、煤炭、盐碱和鸦片。这些战略物资和土特产品,除了由日本的“驻蒙军”军部和日本的各种“株式会社”控制以外,也由伪政务院经营一部。其中,日本人每年从草原上“买(使用贬值很快的伪币)”的羊,就达到了十万头!

——摘自《李守信回忆录》〗

所以,绥远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土化肥种植技术下的农业,而是大范围的贸易!通过贸易将长城内侧的茶叶、铁制品、农产品换取部落的牛羊、皮毛,甚至是奶制品!

通过贸易建立绥远经济纽带,以借此富强塞北军区。

绥中区的地域宽广,有不少肥美的草场,随着日寇“驻蒙军”在当地影响的消退,八路军逐渐进驻后,通过大范围的剿匪,使绥中区的治安局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好转。随着人心逐渐安定、依附,八路军与蒙古牧民之间的贸易,悄悄地开展了起来。

在以前的时候,因为贸易不通、战乱,蒙古部落的牛羊很难进入内地销售。而日本“驻蒙军”军方和日本财团给的伪币,则没有什么流通价值!

种种条件限制,使牧民实际上是靠天吃饭,生活没有任何保障!同时,这也是草原马贼剿不胜剿,“春风吹又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满载的八路军贸易马队上门之后,蒙古部落在初始的时候,还处于观望的态度,生怕八路军使用晋绥军区发行的纸币(抗战期间,国、共、日三方,发行各种不同的纸币),或者“更恶劣”地打白条。但八路军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之后,这才完全打消了部落的顾忌。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