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

六指君

> 异时空之抗日 > 异时空之抗日目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冷枪冷炮(1 / 9)

上一章目 录

三十年代末,国民党开始封锁边区,共产党几乎处在内外交困的境地,局势环境非常险恶!为了生存,共产党迸发出空前的先进性!

在上级的密切关注下,兵工厂很短的时间内,使迫击炮平射击发装置的制造就走上正轨。而刘云主持的炮兵训练班也很快结束了,此期间共培训一百多炮手和火炮指挥员。

随后,刘云开始主持枪榴弹的制造,枪榴弹是利用步枪发射的一种小型炮弹。因为有理论基础,不外乎是把粗钢棍锯断后掏空,制成枪榴筒,像装刺刀那样套在步枪口部,再用铸铁制成形状像迫击炮弹一样的炮弹,装进枪榴筒内,用火药高压气体把枪榴弹发射出去。

在制造的过程中,克服了没有测试膛压的设备的困难,又把枪榴筒的底座和底座柄分开,以节约材料和便于加工生产。为了使弹道固定,把弹头改为滴水型弹,使用了新式火药并且使火药颗粒粉末化,这样火药会燃烧得更快、更充分,威力也就更大。

刘云仅仅只用了几天的工夫就做出了样品弹,并且在靶场第一次试弹就获得了成功。

在盛大的试枪会上,刘云亲自操刀试弹,第一发枪榴弹打出后,很快离开了首长们的视野不知去向。正在首长们翘首张望之时,远处突然腾起一股烟雾,随后传来了雷鸣般的爆炸声。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部队的同志立即奔向爆炸地点,经测量,这一发枪榴弹的射程达五百四十米,在威力和射程上已经超越了鬼子装备的掷弹筒。

刘云又沉着的一连打了十几发枪榴弹,每一发都打得很远,炸得漂亮,靶场上一次次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随即中央军委命令兵工厂立即将枪榴弹投入生产。

但是枪榴弹研制出来后,刘云的去留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只好在“抗大”和兵工厂两头奔波。在毛泽东号召学员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时候,刘云主动免去上级安排的特殊待遇,和普通人一样找了一块地方开始埋头开荒。

闲不下来的刘云又抽空写了《与国民党关系法》,文稿中指出国民党政府和军阀必定会处心积虑的搞摩擦,详细叙说了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应该采取何种策略。考虑到不能当神棍,刘云徘徊、犹豫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没敢写“皖南事变”和“十二月事变”。

这篇文稿的“威力”非常强大,在“抗大”公开后,马上在学员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学员们分成赞同派和反对派,针锋相对的争执不已。

“副校长您找我?”刘云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你写的?”副校长拿起几张文稿复印件严肃地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