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

奶瓶战斗机

> 新二战之鹰击长空 > 新二战之鹰击长空目录

第八十三章 围观(1 / 5)

上一章目 录

就在密支那机场再次遭到美军偷袭的时候,桥本的机群也遭到了美国战斗机群的围观。最初,他们发现远远地吊在后面的P-51的数量从四架变成了八架,然后又变成了十二架。取得了数量优势的美国战斗机开始加速,现在美日机群之间的距离正在迅速的缩短。几乎一眨眼,双方的距离就从4公里左右,缩短到不足两公里。

显然,空战已经不可避免了,桥本开始指挥机群转向爬升,为即将展开的空战做准备。桥本不是第一次和美国人的P-51交战,但这一次空战和桥本以前经历过的任何一次交战都不一样。那时候,P-51被运输机拖住了,从来没有飞得这么快过。

桥本原本对P-51的经验是,Ki-43可以轻松的通过一个垂直面上的跟斗咬住他们的6点。不过现在,桥本知道,这一招现在未必管用了,以P-51现在的速度,就算Ki-43咬住它的6点,也无法形成真正的威胁。

所以,桥本准备通过小半径水平盘旋来对付P-51。现在P-51的速度很高,这样它们在水平盘旋的时候,盘旋半径就会大得惊人,以至于根本不可能咬住水平盘旋半径要小得多的Ki-43。

有些家伙为了减小盘旋半径,会傻不拉几的降低速度,放下襟翼然后死命的拉操纵杆。桥本现在就要努力的诱使美国人这样做。所以,桥本和他麾下的那些Ki-43并没有拿出全力,做出一个让P-51无论如何也跟不上急转,而是小心的控制着转弯的角速度,好让那些美国佬觉得,只要自己的弯转的再急一点,就一定能咬住他们的六点。只要美国人这样做了,桥本有把握在几个动作之内,就让美国飞机的速度下降到与Ki-43相当的地步。然后就可以以长击短,利用Ki-43举世无双的水平盘旋性能,吃定那些在低速段既不会转,也不会爬的P-51。

然而,美国人却并没有按照桥本的如意算盘来飞行的义务。就在Ki-43在他们面前开始转向的时候,几乎所有的P-51都做了个向上拉起的动作,靠着六百多公里的速度,他们迅速的跃升到比Ki-43高得多的地方。这种跃升,也使得他们的速度迅速下降,然后他们向着日本人的方向做了一个滚转,接着猛的一拉机头,向着正在水平转弯的日本飞机猛冲下来。

这个动作叫作“高呦呦”,在原来的时空里,这个动作是在朝鲜战争中,由一位不知名的中国飞行员发明出来的。这个动作的精髓就在于通过控制速度和高度的相互转化,让拥有更高能量但水平盘旋性能不如对手的战斗机能在不损失过多能量的情况下牢牢地咬住对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