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庚新

> 恶汉 > 恶汉目录

第五百零四章 四猛八大锤(五)(1 / 4)

上一章目 录

眼见着仲秋即将到来,长安城中,却是人声鼎沸,热闹无比。

京兆出兵,董俷出人意料的出现在陈留。消息传入长安的时候,整个长安一下子变得沸腾了!

自建安元年,董俷占居长安以后,八百里秦川好一派繁荣景象。

自高祖刘邦约法三章,夺取了天下。汉律法相对宽松,也造就了一大批贪官污吏,百姓苦不堪言。而董俷在占领长安之后,把他从甘、王、白三家手中得到的秦律典章全部运抵长安。

秦以法制,秦律严苛。

话是一点都不假!也幸好,董俷麾下并非是以儒家为主,儒道法墨,兵农阴阳,九流学派的士子,各有千秋,隐隐形成了一个学术极其繁荣的景象。董俷无甚喜好,但是却也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他命人以秦律为基础,在法家的学术之上,融合了各家精华。

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各家学派,同时又是取长补短的律法,长安人将之称为【董法凉律】。

当然,董俷并没有大规模的去推行,而是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将这律法在治下各地推行。

厚厚二十卷律法,要想全部推行开来,也许需要百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

潜移默化!

董俷曾在泰平三年时,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这个观点。并且刘辩也参与其中。董俷当时说:“初平五年,我和广元、曾次还有马峤大人在氐池确定了科举之法。原本在当时,这科举之法就能马上执行,可是我们担心大家对新生事务的排斥,于是小心翼翼,用十年时间过渡。

如今,科举大兴。

虽然不能说举天下人欢迎,但至少在关中,在我们的治下,少有人会来抵制。

对于任何陌生的事务,人们总是会予以排斥,乃至于抵制的态度来面对。因为不熟悉,会让大家感到不安。大秦律法很好,可是推行过于急促。三秦自商鞅变法,而后二百年时间,才使得这八百里秦川的老秦人接受。而关东六国,法纪松弛,猛然施以条条道道的规范,总难以接受。

我曾仔细研读过三秦史料。

秦法很难严苛吗?未必……秦法于官员的确严苛,但是却能让百姓收益。即便是当今汉律,也有许多秦律的痕迹在里面。如果当年,秦始皇能徐徐推行秦律于天下,又会是什么结果?”

董俷这一席话,在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