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西方蜘蛛

> 刺刀1937 > 刺刀1937目录

第二十六章 抉择(1 / 3)

上一章目 录

在“皇姑屯事件”发生后,接掌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人表面上拥戴他,但很多人仍持观望态度,特别是一些绿林出身的元老重臣,根本不拿他当一回事,甚至居功自傲,一手遮天,尤以杨宇霆和常荫槐两人为最!

张作霖在世时,视此二人为左右手,二人均掌握着东北的实权,且关系极为密切。张作霖被炸身亡后,二人经常飞扬跋扈,对张学良动辄训骂,俨然以执父自居。每当张学良向杨宇霆询问情况或发表主张时,杨宇霆都以斥责的口吻,对张学良不屑地说:

“你不懂,别瞎掺和,我会做决定的。”

一次某官员求见张学良不得,只好找到道杨宇霆。杨宇霆大怒道:

“汉卿子承父业,却只知道抽大烟,如此下去抽死得了。”

其后遂带那位官员到帅府问卫兵问:“少帅何在?”

卫兵答:“尚未起床。”杨宇霆怒气冲冲地来到张卧室外,使劲踹门并大声嚷道:

“我是杨麟阁,快起来,有公事。”

张学良急披衣而出,杨宇霆竟然指着张学良骂道:

“老帅在世可不这样,混帐东西,你若这样东北的事能干好吗?”

张学良委杨宇霆为东北军保安委员会委员,杨宇霆当场拒绝,于让杨宇霆任黑龙江省督办,杨嫌不称心拒不受命。张学良又安排他出国考察,杨宇霆更是不予理睬,竟说:

“我的事不用你操心了。”

杨宇霆每次和张学良谈话都如“训饬子弟”。他又整日在小河沿的杨公馆内接待各地来此的官僚政客,对张的施政纲领指手划脚,气焰逼人,大有今日天下舍我其谁之势。

7月,也就是郑永前往旅顺刺杀义贺信的时候,南京政府派代表何成俊赴奉天谈易帜之事,杨宇霆竟喧宾夺主,擅自致电南京政府,要求何成俊必须先在滦洲下车会谈后方可赴奉。很多官僚政客见其的势力急剧膨胀,便对之极力巴结讨好。杨公馆一时成了东北政治中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