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

星若羽翼

> 叁号密卷 > 叁号密卷目录

第五十三章 推测(1 / 4)

上一章目 录

之前夏夏说起沙山,我就隐隐约约对“沙山”这个词有些印象,只是当时没有想到罢了。

现在看到沙山的特殊地理环境,我突然想起了脑海中这个隐约的名词。或许这座沙山,本来就并不是一座类似于沙丘一样的山,而是一座真真实实的山!只是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之后,在山体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沙子,沙子在经过特殊的自然环境变化,凝固结成团后,使原本的山体变的更加的“大”。依照这个理论以此类推,经过数以千百年的沉积之后,原本的山体聚会因为大量的沙尘的聚拢,变成一座不动的沙山。

其实这种设想也不是由我第一个想到的,早在上个世纪中期,英国探险家菲利皮·吉拉德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探险中,就发现了一座不动沙山。这座山后来也被用吉拉德的名字命名。这座吉拉德山,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山体的左侧,生活着大量沙漠动物,而在山体的右侧,则是和左侧截然不同的场景,是空空如也的景象!右侧的山坡,甚至连山体左侧生活的动物,从来都不跨过山体,来到山体的右侧。后来科学家才弄明白,越来这座不动的沙山,形成过程就是因为沙山本来就是一座实体山,可是经过特殊地理环境下,长时间的风沙堆积之后,由于当地风向的影响,所以山体的左侧堆积了更多的黄沙,一些生存在沙漠之中的动物,也由此来到了山体的左侧。

我记得大概是一年之前,央视的探索频道,好像还特意播出过一集关于吉拉德山的纪实录像。

这样看起来,我们经过的这座沙山,和吉拉德沙山非常的相似,同样是山体的一侧遍布了那种可怕的人面蜘蛛,而在山体的另外一侧,却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人面蜘蛛并不是能够钻山取沙,而是因为它们身下活动的地方,都是熟悉的沙子,而并非是岩体所致!它们在这种接近“固体”的沙子中穿梭自如,或许是因为人面蜘蛛本身就能分泌某种物质,使沙子“分解”。

人面蜘蛛的体型如此庞大,由此可见,在沙山之中的这个岩体,应该经过了数千年的风沙堆积之后,才形成了现在这幅样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