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一枝秃笔

>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目录

第三章 土德之征(1 / 4)

上一章目 录

韩淮楚惑问道:“儒门中也有绝世高手?他们不都是一帮文弱书生么?”鬼谷悬策摇了摇头道:“非也。”

韩淮楚从两千年后跨越时空而来,他印象中的儒家,均是满口忠孝仁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实在不知这儒门中,也有绝顶的武林高手。

鬼谷悬策道:“你可知儒家的祖师孔仲尼,便与墨家祖师墨翟一般,乃是一位文武双修的全才?”韩淮楚又听得大跌眼镜,“那后世称为圣人的孔子,竟然还会武功!”

(笔者按:后世只对孔子的治国安邦之策大加推崇,却往往忽略了他的武略。

在战火纷争的战国时代,孔子能奔走于诸侯各国之间,传播他的儒家思想,试想若没有武功伴身,岂不早给匪徒收拾了。

孔子倡导的“六艺”当中的御射,便是骑马射箭。他的治国安邦之策中,也包括了“威以服四夷”这样的武力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的父亲乃是万人敌,能力拔千钧。孔子的武功高强,在《史记》中明文有载。在夹谷会盟,孔子便提剑杀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歹人,其弟子冉有、樊迟、子路等师从孔子,均学得了一身惊人的武功。冉有和樊迟便曾领鲁国之师,大败强齐。只是孔子本人对穷兵黩武,动辄兴兵讨伐之事深恶痛绝,这就给了后人留下了他能文不能武的印象,硬生生将一位文武全才,传塑成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

自从孔丘创立儒门,他的武功便代代相传。只是儒门中人为人低调,崇尚文治,不以武功彰显世人罢了。)

韩淮楚听到师傅鬼谷悬策略诉儒门也有武功高手之事,便问:“师傅何以看出那蒙面人就是来自儒门?”

鬼谷悬策道:“那蒙面人刚才用的指风点穴的功夫,正是当年孙仲尼用浩然真炁创出的‘浩然一指’,这门武功孙仲尼只教过两人,那便是其弟子冉有和子路。儒门中能学此武功的不多,刚才那人必定是其门中的顶级高手。”

韩淮楚不由问道:“那‘浩然一指’和咱门中的先天真炁相比,哪个更为厉害?”鬼谷悬策捋捋胡须,笑答道:“当然是咱门中的先天真炁厉害。如你功力练到深处,他那‘浩然一指’的指风根本就近不了你身。”韩淮楚又问:“师傅可与儒门中人交过手?”鬼谷悬策呵呵一笑,不置一语。

这边师徒俩谈着话,那边那帮大秦军士却傻了眼。只因公孙假和曹参二人被点了穴道不能动弹,众人不知所措。于是便有人赶到县衙,报告县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