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最后的卫道者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目录

第四章 锻炼(1 / 6)

上一章目 录

承平日久,人不知兵,将帅非材,既无靖难之谋,又无效死之节,外托持重之名,内为自安之计,择骁果以自随,委疲懦以临阵,阵势稍动,望尘先奔,士卒从而大溃。

——摘自:续资治通鉴 历史名著(作者:清 毕沅)

※※※

炽热的沙漠上,阳光没有任何遮拦的直射在艾布拉姆斯那坚固的装甲上,虽然内置了空调设备,可是在这样炎炎的夏日里,连空调口吹出的冷风也带有那么一丝丝的燥热。

乔伊少校掀开炮塔舱门,直立起身子向四周眺望起来。在这片茫茫的沙漠上,他所率领的坦克营正排列着稍显凌乱的对形向前驶去。

随手拿起望远镜,乔伊少校摆出一个看起来极其让人印象深刻的姿势向远处眺望起来,这让他多少找到了些当年巴顿将军的感觉。

如同预料的一样,视距内一无所获,但这并不没让他感到些许气馁,毕竟现在的美军早以不同于二战时候,如果前方有情况,最先得到消息的应该是头顶上那些武装直升机,而后才会是他们。

在刚刚结束的设拉子战役中,乔伊少校指挥自己的坦克营率先冲入城市,占领了市政府大楼。这多少让此前一直对那些恐怖份子袭击束手无策的兄弟部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由于在设拉子一战中所表现的勇敢,乔伊少校所在营获得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沿着输油管线从设拉子向伊朗第二大城市,也是伊斯法罕省省会——伊斯法罕进发。

作为伊朗第二大城市的伊斯法罕,既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座城市,又是距离他427公里外的首都德黑兰的屏障,只要拿下了伊斯法罕,那么就如同伊朗谚语一般,世界的一半已经到手。

而他们此次任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为大部队探明进攻路线上可能遇见的抵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