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死者说话

再见萧郎

> 替死者说话 > 替死者说话目录

第四章 塑料袋子(1 / 4)

上一章目 录

“什么东西?”萧晓白一听,赶忙走到袋子前,蹲下了身子。

“我刚才整理尸体的时候,在里面看到有随身杂物之类,不过我怕自己处理不好,所以没有动,只是把骨头掏了出去,那些杂物都在底部,你看看吧。”老李的嘴角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不过,还是被萧晓白敏锐的捕捉到了。这老头估计是故意要让自己也粘粘臭气。

萧晓白带上橡胶手套,开始打开袋子,准备将里面的东西掏出来。塑料编织袋还尚未完全腐朽,这种蛇皮编织袋,在农村是很常见的。原本用来装化肥的塑料编织袋,在清水中洗干净之后,用于装麦子、装面粉等用途。

塑料编织袋暴露在野外的话,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老化的比较快,在水中反倒不是很快。萧晓白拿手轻轻的扯了扯,塑料编织袋上半部分依然比较结实,而下半部分已经差不多腐朽了。这说明,塑料编织袋的下半部分曾经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而袋子上原有的那个拳头大的洞,也在袋子的下半部分分布着,而且这个洞,像是塑料编织绳被一根一根挑出然后扯破的,而不是被利器划破。

萧晓白看到这些洞,马上回想起小时候看到的情形,家里的老母鸡偷偷的跑到麦子袋旁边,一下一下的啄着,袋子很快就被啄破一个洞。

看来,这个袋子曾经暴露在空气中,而且,那时候正是他的腐烂期,也许,被觅食的鸟儿当作了美味,在上面开了一个洞,加速了尸体的腐烂。

在中国的北方,食腐的鸟类最常见的就是乌鸦了。食腐鸟类对尸臭都十分敏感,他们会发现很远处腐烂的尸体,所以,乌鸦异常聚集的地方,必定有尸体;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迷信中,对乌鸦十分的厌恶。

不过,萧晓白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有食腐鸟类聚集,为什么附近的村民没有发现过?农村人对乌鸦聚集这种事情十分忌讳,而且十分敏感,没有人注意到,这是很奇怪的。

站起身叫来张保和,问了一下情况,萧晓白才了解到,这里当河水干枯的时候,会有大量的死鱼死虾,河里的腥臭让这一带的居民敬而远之,再加上,上游的村庄,在爆发禽畜瘟疫的时候,会直接扔死猪死鸭等到河水里,这也让饮马河村的村民在夏季的时候,对臭味放松了警惕。

从张保和的嘴里,萧晓白还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饮马河在前年曾经出现过干枯的情况,在经历了一场夏季暴雨产生的山洪,河堤决口了,之后的几个月,却出奇的没有下雨。结果,饮马河乡从原有的抗洪转为了抗旱,把饮马河的水,几乎都抽干了,全部用来灌溉农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