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死者说话

再见萧郎

> 替死者说话 > 替死者说话目录

第十三章 建筑工人(1 / 3)

上一章目 录

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萧晓白的脑子有些乱:下一步该如何做呢?又要从哪里下手来锁定凶手呢?标枪项目的田径运动员?还是周晓的商业对手?或者陈盈盈的爱慕者、情敌?但是这些,又该如何去查找呢?

假如通过这些途径来排查,存在相当大的隐患和困难,因为这些人群并不是明确的,而且,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样的排查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正想着,电话忽然响了。萧晓白看了一下,是小朱打来的。

“喂,萧哥,痕迹科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刚才给我打了电话。”

“结果怎样?”萧晓白一下子来了精神。

“那个握痕,是因为对方手上有盐水和微量混凝土,所以在钢筋上留下了手掌的痕迹。我问过,盐水的比例恰好是为了防止混凝土上冻而调和的,对方很有可能是建筑工地的工人。”

“还有,钢筋的前段,有一个金属棒敲击的痕迹,因为插入了两人的身体,被血污沾满,所以,我们并没有注意到,痕迹科的同事说,这应该是同样的两根钢筋高速互击造成的。”

“还有,痕迹科的同事,还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陌生的血迹,DNA检验,并不属于周晓和陈盈盈任何一个人,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拿着这根钢筋,跟同样手握钢筋的人搏斗过,而且,其中的某一个人,受过伤。”

萧晓白挂断电话,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市局。

坐在车里,他在思索这件事情的可能性:一个民工,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他的力量可以达到运动员的水准,假如他受过基础的体育教育,投掷标枪也应该是会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是菜鸟和外行的缘故。同样,钢筋的来源也很容易解释了,建筑工地,会没有钢筋么?

但是有一点问题是:他为什么要杀周晓和陈盈盈?难道是周晓拖欠了建筑工人的工资?陈盈盈作为一个大学生,与民工结仇的可能性很小。而且,钢筋上的击打痕迹和陌生的血迹,表明这名建筑工人曾经与人搏斗过,那么,又是在哪里搏斗的?

假如凶手真的是一个建筑工人,那么,他又是如何跟踪周晓的?又是如何躲开景蓝小区保安的注意进入小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