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随轻风去

> 大明官 > 大明官目录

第五十六章 书院之行(上)(1 / 3)

上一章目 录

淳安县人文很盛,不然也不会被方应物时常哀叹为死亡之组,所以在全省乡试、全国会试中考中功名的人很多。

反过来,这些人在淡出科举或者官场的江湖时,又喜欢发挥余热,在家乡开办书院教书育人(以族中子弟为主),这是当时流行的风气。

商阁老晚年娱情的书院开张了,方应物当然要捧场。不过商阁老所在仁寿乡位于县南,距离花溪很有一段距离,打听过约摸二十多里的路程,还要渡过青溪。

二月初七这天,天色才蒙蒙亮,方应物就出了家门,前往县南。不过路上出了点小问题,在渡口渡河时,因为春汛泛滥、江水湍急,渡河效率很慢,又险些在水中翻了船,耽误不少时间。

这淳安山多水多,但不是穷山恶水,称得上山清水秀,景致很不错。古人称赞浙东的“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这句,套用在浙西淳安也不差。

可是景致再好,连续赶了两个时辰路,也要疲惫了。方应物微微喘着气站在山坡上,终于望见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地。一道蜿蜒小溪流过山间谷地,小溪沿岸零散分布着几个村落,其中最中间的那个应该就是商阁老家所在。

没错了,村口还有一座高耸的三重式牌坊,正面四个大字——三元及第。类似的牌坊,方应物在县城正南门见到过,在严州府见到过,而且听说在省城杭州也有。

省、府、县、乡每级一个牌坊,做人到此地步,可谓荣耀之极。但方应物总是怀疑,出现四大牌坊齐竖的盛景,很可能也有此三元成了当朝宰相的因素……

太祖高皇帝有过诏令,官员敢上书褒美宰辅大臣者,杀!不过竖牌坊应该不在此列。

天色午时,方应物在三元坊下面遇到了一位砍柴归来的老者,向他询问商相公书院位置。

“并不在村中,而在那边山脚下!”老者指着村子不远处一座山峰道。方应物只得又转了向,朝着那座山峰而去。

果然在山脚下看到一处雅致的木构屋舍,门额上挂着牌匾,上书“倦居书院”四个字。

大门外停着不少轿子,也有驴车。院内院外还有不少人,但从服色看都是家奴仆役之流,至于正主,自然已经登堂入室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