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军

wanglong

> 蒙山军 > 蒙山军目录

第五节 探路者(1 / 5)

上一章目 录

袁世凯特地强调了保密问题,但由于观念上的落后,导致了技术上的落后。春节过后,江云分设几处的情报站恢复了运行,有关官军异动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从曹州、沂州等处传回了龙谦的司令部。

情报工作的技术含量其实不比作战低。但这个时候,即使是训练最精良,得到朝廷屡次褒奖的武卫右军,对于情报的收集、传送、分析等方面,要落后蒙山军整整一个时代。蒙山军有直属其司令官的情报科,建立了六七个有合法掩护的情报站,外派和留守的情报人员受到了就当时而言极为高明的训练。而袁世凯的部队,在这方面既无专门的情报机构,更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情报人员。

就算强调了保密,部队的集结,粮秣的征集,民夫的拉派,根本无法瞒得过江云的情报站。

消息源源不绝传来,司令部的临战气氛越来越浓厚,但蒙山军的训练照常进行,有关官军的动向只有少数高级军官知晓,连长以下的军官根本就一无所知。

司徒均说的不错,这两个来月的时间,对于蒙山军是至关重要的。到三月初,上次作战负伤的士兵已全部归队,这些在战场上流过血的士兵比新兵厉害的多。两个月来,又扩招新兵二百余人,主要是原先参加过乡兵队的农民。加上被转化参军的官军俘虏,蒙山军总兵力突破了一千九百人。警卫排扩编为警卫连,每个连又扩编了一个排,使得每连的兵力达到或超过了一百三十人。

宁时俊曾建议再编一个营,龙谦鉴于手里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军官,采取了充实现有连队的做法。

部队的训练成果更加明显,针对前两次对官军作战所暴露的通讯联络不畅的问题,宁时俊的参谋科想了很多土办法,比如军号(唢呐)联络,烽火报警,旗语……一些办法是龙谦想出来的,比如消息树。在制高点上立几棵树,根据倒下的方向和数量,便可以读出想要的情报来。演习证明效果很好,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隔着几里地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针对总是以弱击强,部队专门练习了强行军和夜间行军,春节过后的日子里训练量加大了,每天都要跑上几十里山路。一双手纳的布鞋,一个月都穿不下来。搞得后勤科将鞋袜的征订列为头等大事,开出价格,根据地村庄的妇女们都将做鞋袜当作补贴家用的手段,做好的鞋袜交给男人送到郑家庄,马上就可以换回钱来。

龙谦特别强调了行军的意义,要求所有的军官,包括司令部的参谋及后勤军官,都要学会走路,学会爬山。军官们不准骑马,必须跟士兵们同样训练。这一规定搞得部分军官们苦不堪言,战斗部队的军官还好,宋晋国等就有些吃不消。吃不消也不行,夜晚行军不准打火把,即使有人掉下山沟摔断了腿,训练也不准减量。

龙谦带了头,下面谁也不敢偷懒,就是刚娶亲尚在度蜜月的周毅,也必须跟队训练。全军只有那些女兵是例外,但好几个没裹过足的女兵竟然也跟着后勤科练习登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