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文心虫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重生之商海惊涛目录

第六百六十一章 铁矿石谈判(1 / 4)

上一章目 录

听完游四海的讲述,杨星觉得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那照您的意思,尽管比起进口外国廉价易冶炼的铁矿石来,大力发展立足于本国铁矿的冶炼设备是增加冶炼环节,属于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但是为了不受制于人,我们应该坚持下去,你就对我有这么大信心?”

游四海这次接受杨星的邀请,实际上是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代表新上任负责国家工业生产的国务委员考察中星集团的实力。而他从中星集团身上无疑看到了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来之前他曾接受荣明友的建议,偷偷到中星集团几大星城参观了一番,并且对近几届中星世界大会上的多项产品都予以了认真关注。

说来好笑,他自认一辈子都呆在国有大钢厂里,在钢铁行业也算是有声望的人物,但经过比较之后他有些气馁的得出结论,相比国内许多国字号机械制造商来说,中星集团的眼光和实力无疑要长远得多,从每届大会上各种产品的进步上就能看出他们对制造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不懈创新,而让国内钢铁厂摆脱对日本炼钢技术希望,就寄托在中星身上。

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以来,负责提供动力的煤和石油,以及提供工业生产基础原材料的钢铁和塑料就成为衡量强国的主要标准。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钢铁就是工业的骨架。二战前预测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只要计算该国石油储量和钢铁产量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即使进入信息化时代后,硅片的重要性超过钢铁,但作为大国,年产多少钢铁依旧是重要的军事和国力指标之一。

作为战略性的资源,曾饱受外国钢铁军火凌|辱的新中国对它的渴望是外人难以理解的,建国后的“大炼钢铁”运动让几乎所有上年纪的人还记忆犹新,历任国家领导都追求的中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终于在2000年实现,外界也把它视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而这几年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对钢铁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国内产量上千万吨的大钢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排名前列的宝钢、首钢甚至准备挑战年产亿吨的新目标,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迟早会在中国出现,这在国际钢铁业里已是没有悬念的共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