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文心虫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重生之商海惊涛目录

第七十章 喜羊羊的诞生(1 / 4)

上一章目 录

10月30号,上海市政府正式在市土地中心进行了八个商业地块的拍卖,当日有二十多家国内企业参加,汪岚猊的云岚地产和上海市的一家国有房产公司联合中标了浦东的地块,杨星毫无意外的将太平桥的地段拿下,相邻的地块被来自北京的一家公司拿下。而上海市寄予厚望的南京路改造工程由国内一家资产上百亿的国企买下。

这一次拍卖为上海市带来了三十多亿的财政收入,也让还处于调控之中一片萧条的国内地产市场吓了一大跳。很多人看到了商业地产的巨大潜力,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一旦放开拉住地产价格的缰绳,那地产这匹烈马如何能控制?上海本地的解放日报在登出对拍卖歌功颂德文章的同时,也登出了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沈大同的文章。

他尖锐指出,高昂的房价会把本来就生活拮据的底层老百姓逼出上海,他举例到,这次土地中最便宜的土地都是近万元一平米,最后修成商铺至少要卖两万元一平米,即使周围住宅价格是商业地产的一半也要一万多元,而此时上海人均收入还只千元出头!一套50平米的房子要一个人不吃不喝干近四十年才能买到!

文章最后说道:“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年之后,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居然还要老百姓再发出一次这样的感慨吗?”这篇文章被广泛转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影响,对很多准备提出要把房地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砖家论调泼了盆冷水。当然杨星是不理会这些的,尽管这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他提供的数据,但就连沈大同本人都猜不到这个匿名提供给他材料的正是他痛骂的无良地产商吧!

杨星不是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可是重生以来他已经明白,仅靠他一个人的微薄力量去改变这个国家的发展惯性还是力有未逮。所以他的星天地计划仍要进行,利润仍然要赚,但能让上层多一些思考,能用自己的标准为拆迁户谋一些福利,少赚一些钱挨一些骂也是值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