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惊涛

文心虫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重生之商海惊涛目录

第七十三章 超级大学(1 / 4)

上一章目 录

自从改革后恢复高考,高校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历届政府都挂在口头的大事,但事实是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达到了国民收入的3~6%,而我国的投入才1%,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而且中国5%左右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

很多人对此都提出了各种建议,而最能得到高层赏识的就是扩招,变大学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虽然这项政策被后来诟病不已,但从当时的情况看,也是出发点良好,但实施中变了味的一项政策。

杨星对此认为只能一分为二的看待,他现在还谈不上去影响这项堪称壮举的工程。不过以他了解的情况看,九都市的高校教育改革倒是自己可以出分力。实际上,在99年高校正式扩招之前,已经有很多看到风向的高校提前动手,杨星入学时,九都理工学院已经翻修加盖了好几幢宿舍楼,今年又准备再修几栋,但这些都只算小打小闹,以新市长阚东田现在的眼界自然是想大干一番。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迫切问题,中原省是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也是传统的文化大省,历史上也出过不少文人骚客。但建国后,令人尴尬的是省里逐渐失去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堂堂全国人口第二大省,居然只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商城大学,每年中原省的考生要比别的省考生多考几十分才能考到外地重点院校。杨星曾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九都为什么空有十几所国家级科研单位,还是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那些科研单位纷纷外逃,九都市留不住这些高级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省没有一所好大学,九都更是连一所二流大学都拿不出。

当时的市政府领导到一家准备搬走的科研院提出提出要钱给钱、要地给地的优厚条件。但当时参加座谈的一骨干科技人员说,整个中原都没有好大学,高考难度大,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容易上好大学?能不能给北大、清华协调一下,让中原的孩子享受和北京的孩子一样的高考待遇?领导顿时哑口无言,真是情何以堪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