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闪烁

> 巨浪 > 巨浪目录

远射之王——英雄级火力支援舰(1 / 5)

上一章目 录

冯宏晟号,穆青号,戴鼎国号,傅乐号,庞广德号,齐僻民号,汤威号,凌霆号,周麟号,宗应元号,王爽号,吉瑞号。

※※※※

关于“英雄”级火力支援舰的研制始末,存在着很多种说法。

很多人都认为,“英雄”级才是陆战队最想得到的火力支援舰,而且在改造“友谊”号的时候就着手研制了,可是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在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之前,陆战队没有足够的实力研制“英雄”级火力支援舰,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从此可以断定,“英雄”级的研制工作应该始于七十四年(42年)下半年,也就是“樟宜”级开工建造前后的某个时间。

与“樟宜”级相比,“英雄”级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高。

相对而言,“英雄”级的很多性能指标甚至不比帝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差。当然,作为非海战类舰艇,“英雄”级在速度,续航力,防护能力等方面比大型巡洋舰还差了不少。只是其装备的300毫米舰炮,以及多达64门的火炮配制,可以让任何一种大型巡洋舰相形见绌。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陆战队为什么要放弃240毫米舰炮,采用300毫米舰炮?

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240毫米舰炮的射程不够远。

七十四年(42年)的时候,帝国海军已经明确了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即攻打澳洲大陆。

以往,陆战队的主要在太平洋的岛屿上作战。

除了新不列颠岛这类大型岛屿之外,太平洋上的大多数岛屿都很小,240毫米舰炮所能达到的35公里的最大射程足以满足战术需要了。可是,在面对大型岛屿的时候,240毫米舰炮的射程就明显不足。如果今后进攻澳洲大陆,其射程过短的问题就更加的明显了。

当时,解决舰炮射程问题的办法不仅仅只是加大口径。

在底排增程弹研制成功之后,很快就应用到了其他口径的舰炮上,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