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佣兵

残杯浊酒

> 大宋佣兵 > 大宋佣兵目录

第六十六章 走 咱们上路!(1 / 4)

上一章目 录

【收了钱还知道给个笑脸,大宋公务员的风气还算是地道呀!————摘自昆哥日记】

伴随着夏日习习晚风,太史昆一行人终于是到达了真定府东三十里的诸葛镇。卢俊义率领着众人,已是在镇口等候多时了。

两方一见面,太史昆立刻将身份已经暴露的事儿说了一遍。大家伙儿一合计,觉得还是连夜动身,尽快远离真定府的好。

太史昆此行的目的地,乃是辽国境内易县西六十里的金陂关。

从真定府到易县,有三百里的路程。一般的商队,会选择新乐、定州、望都、保塞、安肃这样一个路线走。可是太史昆这伙人多少得注意点影响,遮一下耳目,于是他便选择了行唐、曲阳、唐县、北平、遂城这样一个人烟略微稀少的路径来走。

实际上太史昆这样选择,无非是做贼心虚的心理在作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诸位且看看昆哥领导的这支队伍就知道了。

昆哥有那么多金银财宝、兵刃甲胄、粮草布匹、外加一百来号病怏怏的配军,他用什么东西来运载呢?

以大宋目前科技水平来说,最好的运载工具当然是船只。大宋水网密布,河道通畅,再加上精巧的造船技巧,其运载能力直逼今日的铁道部。

问题是太史昆这伙人水性都不怎么好,所以走水路的安全性实在是低的可怜,于是乎他们也只能选择了陆路交通。

此次太史昆一行主要的运载工具乃是畜力车辆,畜力二字,可以是骡马,也可以是毛驴,当然也可以是黄牛。骡马太少,毛驴太倔,因而太史昆此次选用的畜力,正是牵引能力最为强悍的黄牛。

四百头黄牛,按照“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自然法则,一对公母老牛拖拽一架长五米、宽两米半的四轮平板车,共计二百辆。二百两牛车一字排开的阵势可真是惊人,从队首到队尾,竟然浩浩荡荡排了三里多路。

每辆牛车上,除了堆放着各式物资与尼姑、女眷、配军外,还参照着古战车上的配置,安排了白马营、涅槃营、健行营士兵各一,充当“甲首、骖乘、御者”的角色。这也就是说,太史昆手底下的士兵,已经实现了“畜力化部队”的高端配置了。

卢俊义率领着三十骑“麒麟卫”,领先于队伍二里路的距离,是为开道;太史昆与邱、崔、张三位营长居中调度;武松扈青青二位,则是扮作一对夫妻,拖在队伍后方,是为压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