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高架红绿灯

> 捡漏 > 捡漏目录

第一百八十六章 这是什么?(1 / 4)

上一章目 录

“于飞,你说这赤城山真的会有宝藏?”宁成峰靠坐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一边拿着扇着风,一边喘着粗气的说。

赤城山是黑桧山与地藏岳的合称,方面并不算广袤,要是真的藏有400万两黄金的话,怎么可能这么多年,这么多人苦苦找寻都没有任何的发现。这也是宁成峰感到怀疑的原因,他用来扇风的杂志上就记载着赤城山寻宝的旧事。最后一波的寻宝热在八十年代末,后来对于赤城山宝藏寻的热情便消退了,赤城山也便成为了一个游客参观的景点。

“说不好。”于飞摇了摇头说:“兴许就是一个为了开发旅游景点而找的噱头。”

经过刚刚叁井纱织的描述,于飞感觉其中有一些可疑。既然发现了装有金币的木樽,里面却只有寥寥的数枚金币;然后又发现了德川家康的纯金像,但是却有没有发现其他金子的踪迹。其实德川家康的金象本身就是一个疑点。因为当时德川幕府藏的金子是战略储备,而不是珍奇古玩,或者某人的私藏,既然这样的话,当然应该是以金条或者金砖的形式储备最为方便,干什么要熔铸德川家康的像呢?搞个人崇拜吗?至于那个什么人造龟和三枚铜钱,于飞刚才倒是想了一会,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头绪。后来也释然了,毕竟中日的文化差异还是有的,无论是文字的读音还是寓意或者内在的含义都不尽相同,如果自己按照中国的思维模式乱想,恐怕即便有收获也是不准确的。

突然,一个疑问在于飞的脑海中升起,赤城山宝藏的事情,怎么叁井纱织这位大小姐知道的那么清楚?

于飞将疑惑的目光转向叁井纱织。

叁井纱织似乎早就知道于飞在想什么似的,笑了笑说:“于飞君不必疑惑,支持水野家族三代寻找宝藏的就是我们叁井集团。”

原来如此!于飞恍然大悟,宝藏的诱惑力是很大的,但是寻找宝藏也需要不菲的花费,无论是前期的勘探,还是后期的发掘,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大的财团支持,水野一家根本就不可能继续下去。

“不过到了水野家第三代的时候,这件事就没有继续下去了。”叁井纱织又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