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道士的诡异一生

御马前行

> 我当道士的诡异一生 > 我当道士的诡异一生目录

第六章 兴亡与百姓(1 / 4)

上一章目 录

下午的时候我就跟在方营长身边,没用我深入一线的挖土干活,而是熟悉这一大片的工地。一路上走走停停,对工地也熟悉了不少。原来这修建密云水库是从九月初开始动工的,正好是我从山上下来之前那几天。原计划中将会调集三十多万人参加,后来减少到了二十二万人。民工全是北京市各大区县和河北省的农民。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就把这么庞大的队伍集结完成了。

当时北京房山、怀柔、顺义等区县以地方为大队,来到密云建设修建水库。其实当时的国家条件来说,这么庞大的民工是极大的负担。几十万人吃住伤病等实际问题却被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很快的解决了。群众积极性高昂,坚决轻伤不下火线,那种劲头儿是今天很难见到的。

在此地修建的就是本地的村民和房山大队的工人。当时房山支队足足有八千人,再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八千余民工背着行李,扛着工具,步行开赴工地,饿了路上吃自带的干粮,夜里路边睡,一走就是两三天光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来到了此地。

通过聊天我才得知,那个模样极为严厉如鹰隼般的老头,正是附近村落的村长。也是此地修建水库的一个支队长,管理着手下几百户村民。也算得上是个实权人物。

此地附近有个村落,正位于白河东岸地带。明代成村,因村中石柱上拴着一匹白马,故名栓马庄,后来白马不翼而飞,故改称走马庄。村里大约上千口人,有几百户能上工地干活的劳力。那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加上人人穷苦,十来岁的孩子都算得上是半个劳力,加上六十多岁还能干活的老头,村里也有几百人在工地工作着。村里的妇女也没有闲着,国家下放的口粮被她们大锅放在一起做饭,到饭点时候,十多名妇女就抬着大铁锅过去送饭。

当时牲畜可是宝贵的东西,挖出大坑修建水库之后,土地多,小路窄,汽车过不去,来往运东西都靠的是骡子、马等畜生,一日三餐草料不得怠慢,金贵的很啊。

我到那里之时已经是下午了,九月时候已经入秋了,开始天短夜长,绕着工地转了两个圈子,天就擦黑了。不一会十几名妇女把大锅端了上来,我满怀着期待的走了过去。看了一眼后不禁有些失望,竟然是菜粥,而且粥熬的入清水一般稀,透着水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