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宋

玉晚楼

> 乱宋 > 乱宋目录

第三十一章 中书舍人(1 / 4)

上一章目 录

中书省原为三国时魏国曹丕设立。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至宋代中书省一般设有: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焉。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徽宗时,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三省共议使得中书省的权限大大不如前。门下省却因此而权势陡增。这时的门下省已经有了超越中书省之势。

中书省由于是最高行政机构,相当于后世的国务院。它所在的办公地位于皇城之内,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政事堂下设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院,负责撰拟诏旨。还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分曹处理事务。元丰改制,中书所辖职事,分属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宰相、执政的议事办公处,仍设在原政事堂正厅,改称三省都堂,通常只称为都堂。此后宰、执的办公处设于尚书省的都堂,有时也称之为中书或政事堂。

李成由于是由徽宗钦点的四品舍人,相当于后世直接进了中央,一下子惹来无数瞩目。私下里的议论,李成并不知道。只是这时前来中书省报道,看到眼前情况自知自己在这时代若以文论实在没办法同这时的任何人相比。更不论蔡京的文采,他更是难以相论。

所以,索性前去政事堂后面的舍人院挂了名,正要以身体不适为由暂时请假,一名指引登录的中年官员笑道:“在下乃是中书舍人之一,孙傅,字伯野。大人若是身体不适自然可以告病。只是却应当留下花押,这样也好签阅文书,也算是大人的职责。”

李成看他气质儒雅,语气亲和,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在下李成,自西域返回大宋,很多事情不大明白,还请众位大人多多指正。”

孙傅闻言,打量着李成,捻须笑道:“李中书得天子钦点,自然是十分荣宠,下官如何敢当指正二字?”

李成真挚地摇头叹道:“李成自西域回来,对大宋诸多不熟,本来就无意于官场,只是难得陛下忽然委以重任,康王殿下看重,这才无法推脱。”

孙傅看着李成,微微笑道:“中书舍人虽然位高,却并没有什么实差,虽然本为六人,却因事情不多,倒是清闲。舍人却不必担心。”

李成苦笑着摆手道:“若是这样我便放心了!多谢孙大人指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