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物语

不语楼主

> 棋人物语 > 棋人物语目录

第九十六章 财大气粗(1 / 4)

上一章目 录

介绍过后,大家重新落座,王仲明到了,大家的话题便都集中在此次的标书之上,廖志伟所提问题尤其最多,从主题,创意,到具体的行文,规划,询问之详细,态度之认真,简直就象在做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风险投资。王仲明觉得这个人实在是有点小题大作——一个天元战决赛,充其量不过二三十万的投入,对于参赛棋手而言,这的确不能算是小数,但对银海集团这样的大公司来说,那不就是毛毛雨吗?组织一次北京分公司全体员工春游,花费怕也比这多吧?

不过话虽如此,人家是比赛的赞助方,提出的问题,能解答的还是要解答的,在其位则谋其政,谁让自己应下了陈淞生这顶工作呢?如果是七八年前的自己,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好脾气。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标书是自己亲笔所写,里边每一行字的内容,都是自己斟词酌句的产物,没有谁比王仲明更了解标书的内容和所想要达到的效果,话题铺开,正所谓问一答十,举一反三,从整体框架,到实施细则,这一展开来有如似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不仅把张学斌,孙文东两个坐办公室的说的是惊叹不以,就连廖志伟这样久经战阵,长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的生意人也被说得是连连点头,赞叹有加。

“好,好,呵呵,陈总真得恭喜您,有这样的人才帮忙,棋胜楼想不火起来也难呀。”之所以提那么多问题,目的其实是为了验证标书的真正作者是不是眼前之人,要知道,把别人所写的文章背下来是一回事儿,理解和表述那些字句背后的意义和作用则是另外一回事儿,王仲明不仅在回答标书范围内的问题时对答如流,在回答标书以外的问题时也同样有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廖志伟由此断定,对方的确是标书的原作者。

“呵呵,借您吉言,我是求之不得。”陈淞生开心大笑——廖志伟这样的说法等同于认可自己的眼光,现在看来,当时答应王仲明那些不合常理的条件将之纳入棋胜楼的团队中,这步棋自己算是走对了。

张学斌和孙文东两个人也同样说笑打趣——陈淞生是棋坛前辈,现在虽已退休,棋院里的人脉还在,廖志伟是赞助商,那是金主,以后还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就算不想把这次比赛放在棋胜楼举办,也没理由当着两个人的面扫人家的兴。

“当当当”,正说笑间,门外传来几下敲门声。

“请进!”陈淞生高声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