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

唐远

> 唐醉 > 唐醉目录

第四百八十七章 密谋(1 / 4)

上一章目 录

裴行俭从安西归来后,虽然与陈易有不少的交集,但亲自到陈易府上来拜访却一次也没有,两人私下交往,大多是陈易过去拜访,或者是相约到外面的酒楼、茶室等地方。这样做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陈易是晚辈,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不应该他去拜访。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他的小心谨慎。他自安西归来后,行事更加小心了,在被委以更高职位后尤其如此,怕被人认为有结党营私之嫌,因此极少有到别人府上拜访,也不大在自己府中接待来访者,除非那些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不过凡事总有例外,破天荒的,在陈易刚刚从宫中回来时,裴行俭就上门来拜访了。

知道裴行俭今天是为什么事来的陈易没有客套,直接把裴行俭请到了书房中说话。

进了书房后,裴行俭也没有任何的客套话说,直接切入了正题:“子应,想必你也知道今日某是为何而来的吧!”

“朝中多位大臣联名上书,要求立太子李显为帝,尊陛下为太上皇,发生了如此大事,作为尊领百官的当朝尚书左仆射,怎么可能独然于这件事外呢!”陈易盯着与往日相比神情有点异样的裴行俭,笑着道:“守约兄今日不来找我,我也想尽快上你府去,找你问询事儿!”

裴行俭在这件事上没有联名上奏,这并没有让陈易有太多意外,经历了大风大浪,因言获罪的这位大唐名臣,肯定是吃一堑长一智的,在没有确实有把握做一件事前,特别是一件很可能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前,是不可能轻易做出决定,表明立场的。陈易相信这位当朝重臣肯定是知道这件事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有哪些人想联名上奏,要求立太子李显为帝,尊李治为太上皇这件事,有某位主导此事的人去游说过,但被裴行俭拒绝了。这也说明裴行俭并不是现在就赞成让太子即位,代替李治及至武则天处理朝事的人。裴行俭如此决定的理由肯定很复杂,陈易当然想知道这位待他如尊长的人是怎么想的,如何看待这件事,并会做如何表态。裴行俭不来拜访他,他也会在今天过去看望一下,顺便问问这位尊长一样的人以主意。只是出乎意外,裴行俭却先于他行动前来拜访了,既然两人会面了,又说到这个话题,今日不说个清楚应该不会罢休的。

“看来子应对这件事一点也不着急啊!”听陈易调侃般的话,说的还很轻松,注视了陈易一会的裴行俭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从陈易的话及说话的语气中当然能明白过来这其中表示了什么。陈易是武则天极为亲近的人,备受倚重的陈易在这件事发生后,定被武则天召去问事过了。陈易神情轻松,说话间有调侃的味道,那说明这件事并不是很严重,或者说武则天已经有对策,不然不可能如此的。在这件事上,他很难处断,若从大义上讲,从李唐的大义上讲,他这个当朝重臣应该站出来,附和戴至德等人的奏议,在皇帝不能理事的情况下,建议让太子李显即位,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他也知道,在这件事上,没有那么轻松可以实现目的的,把握朝政这么久的武则天,怎么可能轻易就答应将皇位传给太子,特别是皇帝还在,没有驾崩的情况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