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关驹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目录

第六百零九章 徕民政策(1 / 8)

上一章目 录

花钱容易赚钱难,创业总是艰辛困苦连在一起的。既然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拓跋部要想重新屹立于鲜卑强部之林,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追随他的部众都是以吃苦耐劳出名的,可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仍不免怨声载道。拓跋部初建时,慕名而来的部众约有近万人,牛羊马匹更是不计其数,可不到半个月,牛羊受不了恶劣的环境死了不少,牧民们心痛如绞,骂骂冽冽,如鸟兽散。虽然每天来投奔的人仍是络驿不绝,可忍受不了艰苦环境开小差的也是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走得人比来的人要多得多。本来锦上添花人人都乐意做,可是雪中送炭就没几个愿意做了,这也是人之常情,倒也怪他们不得。

拓跋力微见好不容易壮大起来的队伍一天天在减少,一颗心仿佛像在滴血一般。可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法子来,只好听之任之,终日长吁短叹。两位夫人见他不到半个月整个人瘦了一圈,自是心痛万分。可她们头发很长,这见识却很短。两女私下里曾多次聚首,唧唧歪歪的商议了半天,狗屁的主意就想了不少,可真正管用的却没有一个,而这种讨论每次都是以相互斗殴而告结束。这段时间来她们的脑子并没有因为天天商量而变得聪明起来,不过这拳脚功夫倒是见长。有道是不打不相识,两人的功夫本就半斤对八两,接连几次切磋下来,两人的感情反倒越来越好,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这日邓芝结束了对没鹿回部及周边十数个小部落的访问,辞别窦宾,北行至长川,拜访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听闻邓芝将至,预使人扫除道路,亲率部众赶到三十里外郊迎,将其让到大帐,摒退左右,长跪请教:“拓跋部僻居长川,百废待兴,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邓芝拜倒还礼,道:“大人太客气了,在下不过是末学后进,有何本事指教大人?大人效法越王勾践,舍弃安逸的环境,毅然决然的率众迁徙至长川。这分远见,这分勇气,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我来时也看到了,大人的处境不容乐观。我见大人心事重重,想是和归附的部众受不了艰苦的环境纷纷逃离有关吧?”

拓跋力微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一点也没错,为这事我这几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昨天来了三十人,可却走了六十五人,再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拓跋部将走得一个不剩,我这个孤家寡人在这里生活下去都困难,遑论兴复拓跋部?我和先生同往长安,素知先生足智多谋,希望先生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不吝赐教。”

邓芝道:“人人说长川有一大半土地是沙漠,根本不宜生存。可据我观察,情况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糟,只不过是荒地多了一些罢了,想是前人过度放牧所致,只要再补上青草,情况又会好起来的。不过就长川这片草场而言,刚开始来的人不宜过多,维持在两三千人也就差不多了。等过上十来年左右的时间,左近这些荒地都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原,那时大人想恢复拓跋部旧观,可就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拓跋力微道:“先生说的太好了,听该让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都听听。说实话,先生所说的我也想到了,可是十来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想到杀死父亲的大仇人正在草原上逍遥快活,我这心就仿佛在滴血一般。先生素富奇计,不知可有何速成良策?”

邓芝皱起眉头,沉吟片刻,摇摇头,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想必大人也知道。我们汉人有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年越王勾践为报会稽之耻,卧薪尝胆,隐忍了二十年方才成事。燕昭王为报齐国灭燕之仇,也是忍辱负重隐忍了二十八年,方才有成。以拓跋部目前的实力想像复仇,无异于以卵击石。大人要想稳操胜券,差不多也要二十余年左右的时间,好在大人年方壮盛,来日方才,切不可一时之恨,而操之过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