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关驹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目录

第五百九十七章 济河之论(1 / 11)

上一章目 录

邓艾从未央宫领了任务出来,整个人兴奋的乱抖,经过横在护城河的桥上时,一个不留神,险些一猛子栽到河里。好在守门卫兵都见多识广,晓得他是第一次面圣,会有这种反常的举动倒也不足为奇。何况比这夸张百倍的举动他们也见过,自然也就不以为意,连扶也懒得去扶一把。邓艾虽然年幼,却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何况他刚在感情上遭到重创,心烦意乱,极须通过工作也忘却烦恼。出得宫来,他没有乘机游览长安的大街小巷,直奔府库领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川资路费,紧接着便到兵部牵了三五匹骏马。有司早已接到刘备的上谕,自是一路绿灯,他要什么给什么,也不须经过层层审批,层层盖印。他领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前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这在当时来说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接着他回到贾府,略加收拾便即就道,陈瑛、拓跋力微成亲时,他人已在数千里外的陈县,奔波在田间地头,向当地农民了解去年旱灾以及他们是如何抗旱自救等情,忙得是不亦悦乎。对此事自然一无所知,想要捣乱也就无从捣起。没了这个不安定因素,杨瑛婚礼上的火药味自是少了不少,刘备见奸计得售,背地里笑得个嘴歪歪。

刘备此番差邓艾巡行豫州淮南诸郡,根本不是看重他的才干,只是想找个事情将他远远支开,至于邓艾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刘备倒不是很在乎。可邓艾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毕竟是百年难觅的经世大才,他所欠的只是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如今这一阴差阳错,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自然放手大干一番。在不到一个半月时间,他便已踏遍陈郡、汝南、谯郡、安丰、庐江、淮南等郡的山山水水,对那里的山川地势、河流走向、田土状况了若指掌,跟着施施然回到长安。

其时殿试方毕,刘备正在判卷,听闻内侍报说邓艾求见,长眉一轩,道:“宣。”

不多时邓艾进殿,纳头便要下拜,刘备摆了摆手,淡淡地道:“罢了,此行可有收获?”

邓艾道:“嗯,草民此行途……途经七郡数……数十县,对当地的田……田地情况已……已有一定的了解。”

刘备随口应道:“哦,说来听听。”

邓艾道:“草民查察发现……现豫……豫州淮南等地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尽地利,宜……宜开河渠,一来可以引水浇溉,大积……积军粮,二来可以通运……运漕之道。当年皇上龙兴……兴长安,起兵诛……诛除暴乱,故积谷于关中……中以制四方,今天下底……底定,不服者仅吴魏二国……国,俱在东南。一旦有大军征……征调,运兵未半,功费巨……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田良。草民以为可令……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屯……屯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常收三倍于西,计除……除众费,岁完五百……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五年之食也,以此乘吴……吴魏,无往而不克……克矣。草民口……口吃,恐词不达……达意,特著《济河论》一篇,请皇上御览。”说着从袖中掏着一份帛书,双手捧着,恭敬呈上。

历史上司马懿就是采纳了邓艾的《济河论》,开广河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沿新凿河渠,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而江淮也因河渠、屯田之策,资食有储而无水害。吴国屡屡兴兵攻合肥新城而不克,兵力不如固是主因之一。魏国开渠引水,交通便利,粮草充足,自也大大占了便宜。待司马炎代魏而有国之后,之所以能一举荡平吴国,就是因为江淮粮积如山,大军远征,不用怕饿肚子,邓艾在其间也可说是厥功至伟。邓艾区区一言为利于数十年之后,怕也是他始料不及的。只可惜那时他已成了一堆朽骨,想领功劳也领不了矣。

刘备听贾仁禄等人述说他的英雄事迹,本就十分鄙薄其为人,再听他说的含含糊糊,结结巴巴,不禁一个头变两个大,当下也无心游览什么《济河论》。他不知道这一篇区区数千字的论文将会自己的国家带来质的飞跃,从内侍手中接过奏章,淡淡的说了一句:“嗯,朕暇时自会亲自批阅,你先下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