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关驹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目录

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围求救(1 / 7)

上一章目 录

其实老百姓对国与国之间的纷争历来不感兴趣,这天下姓刘也罢,姓曹也好,只要统治者能让他们有口饭吃,有好日子过就成。这点要求其实也不高,但大多数皇帝上台之后,骄奢淫欲,只知自己享福,不管老百姓死活。他们不给老百姓好日子过,老百姓自然也不给他们好日子过,于是便揭竿而起,这就叫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古人将争夺天下喻为群雄逐鹿,这天下就好比一头鹿,统治者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抢夺,看到底谁笑到最后,这一点从三国纷乱的形势便可以得到证明,汉失其鹿,三国纷争,最后司马氏顶针三代,行奸使诈,用尽诡计终于抢到了这头鹿,笑得个嘴歪歪。可是最后吃上鹿肉的只有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人连汤都喝不到,还要白白搭上性命。说来说去,两国纷争,兵连祸结,最倒霉的还是老百姓。一场大战下来,尸积如山,血流成河,白骨为墟,不知要死上多少人?然而最后得利的不过是少数几个人而已。这样的道理老百姓不是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百死无悔,前仆后继,为了某一国某一派赴汤蹈火,辛辛苦苦为他人作嫁,为来为去,就是能过上好日子。

这士兵其实也是老百姓,他们参军入伍大都迫不得已,有的是穷得活不下去了,只得投军入伍,有的则是莫明其妙的被强拉入伍。虽然他们入伍的原因大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原先都是老百姓,家里都有父母妻儿。他们都不愿打战,很想回家和父母妻儿团聚。兵凶战危,谁都难保一定不死,除了像张飞、许褚那样一天不打战就浑身不舒服,又或是想在征战中升官发财的悍将之外,其他人都不希望打战。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统治者不过几个人,而老百姓却成千上万。现时生活不比玩游戏,游戏中的百姓兵士,就是几个数字,没有情绪,兵士百姓死了,也就那几个数字减少一些而已。而现实生活百姓兵士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好生恶死。有道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世上怕没有几个人希望自己脑袋搬家的。对于国与国之间来说,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泾渭分明,相互间水火不容。可对老百姓来说其实都是一样,只要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吃上饭,他们就跟谁。如今邺城被围,城中粮尽,老百姓朝不保夕,而就在此时,城外汉军给他们送来了他们最想要的粮食,老百姓重获新生,饮水思源,自是对贾仁禄感激涕临,“骠骑将军”四个字挂在嘴边说个不停,更有甚者三三两两的聚到一起窍窍私议,都说只要汉军兵临城下,他们便挺身而出,拼了性命不要,也要大开城门,迎汉军入城。

之前有人传说,汉军进城之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老百姓心中自也害怕,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具体情形如何,老百姓都没有亲见,不知端的。可是汉军不计前嫌,为敌送粮,这可是大伙亲眼所见,有目共睹。有鉴于此,老百姓自然认定当初听说汉军杀人放火,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在制造事端,说不定还是曹丕暗中搞鬼,好让他们产生恐慌,这样才会上下一心,死守城池,想明白这一节,老百姓总算是认清了曹丕的庐山真面目,无不在背地里破口大骂。将曹丕的高祖母、曾祖母,以至祖母、母亲、姐妹、外婆、姨妈、姑母,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曹氏一门的女性无一幸免。

贾仁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既做师娘又做鬼。一会打老百姓一棒槌,一会给他们个甜枣吃。可怜邺城军民完全蒙在鼓里,将这个天下第一大流氓当成他们的大救星,当真是大错特错,错之极矣。

这日早朝已毕,曹丕将司马懿叫到御书房,说道:“这些日子里,汉军整日价利用霹雳车往城中送粮食。城中百姓将贾福当成他们的再生父母,更有甚者还为他立生祠,顶礼摩拜。城中人心浮动,再这样下去,这城早晚会被汉军攻下的。这事不能再拖了,得尽快想办法,不知你可有何良策?”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微臣无能,至今为止还没有想到什么法子。”

曹丕怒容满面,伸手在案上重重一拍,道:“什么!”定了定神,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原也是回天乏术,难为你了。下去吧。”

司马懿应道:“是!”便要转身退下。

甫一转身,正要迈步,只听曹丕叫道:“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