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倒爷

未翔1

> 大明倒爷 > 大明倒爷目录

第五十六章 农民问题(1 / 4)

上一章目 录

中华民族是勤劳善良的民族,在很多的时候,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那么他们就会对你感激涕零。只要能够养家糊口,传宗接代,他们就对生活很满足了。但是往往这么点儿要求也是达不到的。人活着就是受罪。当连罪都没有的受了,那他们就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弄出来一场惊天动地的运动。史书上往往将这些运动记载成农民运动。

农民运动往往经历几个过程。首先,发生天灾,大家伙都没得吃。中华民族没的吃,邻居们也没得吃。在草原上长大的娃子们最相信的便是手中的钢刀,脚下的骏马。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够抢的。想要当老大,那就得能够带着大伙儿抢到更多的东西。没有办法,谁让咱不能够自力更生呢?邻居过来抢食了,当权者坐不住了,就得打。打过打不过不好说,但是费钱是肯定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打的就是钱。天灾都发生了,国家也没有什么钱。那怎么办呢?就得加税。百姓本来就过不来了,再加税,那就别活了。所以,咱也打吧,就为了争那一口吃的。农民起义也就爆发了。

现在农民们虽然生活还过得去,但是在他们的眼里,卫明是不想让他们过了。那还有啥说的,乌央乌央一伙子人过来给卫明捣蛋。这次集结起来的人更多了。由原本的一千多人变成了两千多人。而原本他们要面对的是几百号真刀真枪的武夫,现在呢,他们只面对着一个人。一个十五六岁,长的也不魁梧,甚至有些瘦弱的毛头小子。穿的破破烂烂,一看和大家伙都差不多。都是穷苦人,谁来恶心谁啊!见到这么一个毛头小子,百姓们也没有心思无力对抗了。而是选出了其中的一个老者,出来教化。明朝自洪武年间就实行的是地方自治的政策。国家公务员很少。整个国家刚开始只有几千公务员。到了后来,有所增长,也就是两万余人的样子。就凭这么点儿人,想要将一个国家给管理过来,那显然是在开玩笑。所以,县令一般是不去地方的。地方上自行推选出来德高望重之人来管理地方,教化乡里。而这位老者,就是十里八乡最德高望重之人。由他来教化这个娃子,大家伙都很有信心。

“小伙子,你这是要干什么?”老人拄着拐杖走了上来,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